港澳委员看甘肃丨周玟秀(香港):问道崆峒 平凉是个好地方
60万年以前,这里留下人类活动足迹。
30万年以前,这里留下原始人生活的印记。
4万年以前,这里留下人类进化成现代人的证据。
5000年以前,轩辕黄帝登崆峒问道广成子。
……
14年以前,这里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4年前,这里,成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这里,就是中国甘肃平凉。
问道崆峒,都说平凉好地方。所有的美好,都在历史的厚重之韵里,等你探寻。
从王母宴仙、黄帝问道、伏羲画卦,到李广射石、左公植柳,这块土地上无数的远古神话、史书典籍、出土文物和古迹遗址,诉说着她的辉煌和沧桑。
据传,远古时期,人文始祖伏羲氏、华夏母亲西王母降生于平凉;5万年前,平凉就有“泾川人”繁衍生息;5000年前,轩辕黄帝3次登临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2000年前,周、秦天子在平凉巡游祭天;千年以前,前秦王苻坚在平凉厉兵秣马平定前凉;世界针灸学鼻祖皇甫谧出生于平凉灵台县;女皇武则天将14颗佛祖真身舍利珍藏于泾川……走进平凉,就是走进了中国历史文化长卷,深度触摸了华夏文明的年轮印记。
问道崆峒,都说平凉好地方。所有的美好,都在山水的轻灵之韵里,与你同行。
在平凉,寄存着每一位游历者心中的梦。在这片土地上,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走过,司马迁、李白走过,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走过,旅行家徐霞客也走过,他们走向崆峒山皇城369级台阶,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跟随他们的脚步和视线,后来者看到了这横亘在大西北腹地的陇山山脉,看到了这一道古代护西控五原、东蔽关中的天然屏障,看到了这一处风景线上,100多处星罗棋布、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中华道源圣地——崆峒山,伏羲氏诞生地——古成纪,西王母故里——回中宫,西周祭灵第一台——古灵台,秦皇祭天第一坛——莲花台,国家级森林公园——云崖寺,陇东山水天然盆景——龙泉寺……这些矗立千年的景观,让后人得以窥见历史的斑斓。
问道崆峒,都说平凉好地方。所有的美好,都在弥漫着烟火的深情之韵里,向你致意。
这里不但有比神户牛肉还要鲜美的平凉红牛,有世界上最好吃的平凉苹果,而且有藏匿在小街小巷的各色各味的美食。琳琅满目的美食可以让你从早吃到晚,绝对不重样。平凉红牛宴、羊肉泡、手工臊子面、罐罐蒸馍、羊肉糊饽、核桃包子、洋芋搅团、饸饹面、酿皮子、砂锅、蒸鸡、蒸羊以及让人垂涎的回族“八大碗”,还有静宁烧鸡、锅盔,庄浪暖锅、浆水面、馓饭……那是人间烟火的气息,愉快的旋律。
问道崆峒,都说平凉好地方。所有的美好,都在书画之乡、武术之乡、针灸之乡、围棋之乡的质朴之韵里,弥漫开来,带着文化底蕴,令人回味。
走进平凉,你不妨入乡随俗,到崆峒古镇逛一逛,跟着武术高手练几招与武当、少林等齐名的崆峒武术;也可以加入赶西王母庙会信众的行列,感受民间的欢乐与热烈。如果有雅兴,不妨去崆峒山的棋盘岭与仙人对弈,破一盘千古未解的谜局。情绪来了,还可以和着那饱经沧桑又婉转悠扬的秦腔、曲子戏、阿阳民歌,美美地唱上几句。反正,这里的夏天清凉又舒适,舒适到你总想在这迷人的山水之间,尽情吼上那么几嗓子。
品山水之韵,乡风之韵;读厚重之韵,轻灵之韵。“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古人的居住理想,如今在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的平凉得以实现。
从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到中国古代俊杰的精神家园,再到今天的创业乐园、生态宜居之城,平凉正以开放、文明、大气磅礴的姿态,在一个崭新的时代里,创造着另一个传奇。“优秀魅力城市”“年度魅力文旅扶贫城市”“最佳全域旅游目的地”“避暑旅游十强城市”……每一张名片的背后,都蕴含着感人而又催人奋进的故事。
问道崆峒,都说平凉好地方。平凉的美弥漫在每一景、每一隅,平凉有无数个让你爱上的理由。此刻,崆峒酒已斟满,红牛肉正飘香,让我们心手相牵,共享这美好的盛景,共同聆听这个城市动人的歌韵……
(作者为甘肃省政协住香港委员,文中采用了有关官方和个人的资料,在此鸣谢)
相关新闻
- 2022年01月06日[专题]港澳委员看甘肃
- 2022年01月20日港澳委员看甘肃丨陈劲力(香港):一条“巨龙”盘桓陇原大地 一涧清流润及陇中陇东
- 2022年01月19日港澳委员看甘肃丨邱威廉(香港):“这里是有色金属的王国”
- 2022年01月19日港澳委员看甘肃丨谭国翘(香港):好消息!武威人把“沙州城”找回来了……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