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港澳台新闻

港澳委员看甘肃丨陈劲力(香港):一条“巨龙”盘桓陇原大地 一涧清流润及陇中陇东

 2022/01/20 16:01 来源:甘肃政协发布

  来甘肃之前,我就听过一句话:“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人们用这句话来形容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沙大、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域特征。但当我踏上陇原大地的那一刻,这一印象瞬间被颠覆了。

  甘肃地处祖国西北腹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沙漫漫,驼铃阵阵”等苍凉而略带浪漫的词句,先入为主地映入我的脑海,成为我对甘肃的最初想象。

  此后,随着与甘肃的近距离接触,我对甘肃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从东到西,伏羲故里天水气候湿润、景色秀丽;陇东重镇平凉和兰州门户定西层层梯田错落有致,形成了独特景观;金城兰州有黄河穿城而过,享有“黄河明珠”“水车之”“瓜果名城”等美誉;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河西五市犹如镶嵌在戈壁上的“绿色珍珠”,自有一派迷人的风光。纵观整个陇原大地,虽然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但到处都显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在西北地区固有的粗犷与空旷中,亦不乏江南水乡的诗境与婉约,与我当初的想象大相径庭、迥然不同。

  据了解,甘肃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会处,横跨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大气环流,使得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的72%,湿润半湿润区面积仅占全省总面积的28%;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278.7毫米,仅为全国平均降水量的43%,水资源短缺且区域分布极为不均。

  陇中、陇东地区十年九旱、干旱少雨,且人口集中、耕地面积大、地高水低,是全国水资源最紧缺、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区域之一,素有“苦瘠甲于天下”之称。为解决陇中陇东地区干旱缺水问题,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甘肃在20世纪中叶提出了“引洮河、陇中”的设想,拉开了引工程建设大幕,但限于当时的财力、物力和技术条件,工程被迫叫停。进入新世纪后,引洮工程被重启。

  经过14年的建设,引供水骨干工程全线建成通水,为陇中陇东地区引来了一清流,陇中陇东地区人民群众的引梦终于得以实现。

  资料显示,引洮供水工程是迄今甘肃投资规模最大、引水渠线最长、覆盖地区最广、受益群众最多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设计年引水量5.5亿立方米,分两期建设,受益区覆盖兰州、定西、白银、平凉、天水5市13县区,有效解决甘肃中部600多万人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并新增农业灌溉面积近50万亩。

  如今,听一听,老“引人”刘福先生的《圆洮梦》,看一看圆梦工程经络脉,几代引建设者心血铸就的骨干工程犹如一条巨龙盘桓于陇原大地,一座座水库、调蓄水池等配套工程宛若散落在龙身周边的璀璨的明珠,以线为连接,将清澈甘甜的洮河水输送到陇中陇东地区的角角落落,供给千家万户,使缺水的土地不再干涸,乡亲们吃水靠人背、种地看天意的过去成为历史。

  甘肃是一片热土,这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勤劳的人民,甘肃人有一种不屈服于现实、敢于改天换地的奋斗精神。我们相信,在甘肃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和顽强拼搏中,甘肃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作者为甘肃省政协住香港委员,文中采用了有关官方和个人的资料,在此鸣谢)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