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热点时评

【光明论坛·温故】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败敌者,众也

 2022/06/30/ 10:41 来源:光明网

  【光明论坛·温故】

  作者:韩燕丽(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副教授、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基地研究员)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败敌者,众也。’战略科学家是科学帅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的‘关键少数’。当前,全球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系统性、协同性显著增强,战略科学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败敌者,众也”出自古代兵书《三略》,相传为汉初隐士黄石公所作,故又称《黄石公三略》。该书分上略、中略、下略三部分,侧重于把治国之道与用兵之法融合,从战略上阐明治国强国的道理,从政治上探讨用兵取胜的谋略。北宋时期,官方颁行的军事教科书《武经七书》将《三略》编入其中,对引导将帅深化兵法学习、传承军事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后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所高度推崇。南宋著名目录学家、藏书家晁公武称《三略》“其书论用兵机权之妙,严明之决,明妙审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

  春秋以前“因事设官”,君主和卿大夫均身兼文武两项职责,“出则为将,入则为相”。随着战争规模扩大、时间延长、武器升级,复杂的作战指挥体系迫切需要实行将相分离,专职的“将帅”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到战国时期各国都设立了武官之长的“将”,也就是“将军”。秦汉之后,将帅理论走向成熟,对将帅的认知更加清楚。“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败敌者,众也”就是基于这个大背景下提出来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在战争中,统领军队、掌控形势,是将帅的职责;击败敌人、取得胜利,是军队的使命。通过清晰阐述将帅在军队中的职责定位,为君主“将将”、将帅“将兵”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武经七书》汇集古代兵书之精华,反复强调“将”的重要性,深刻阐明将帅的国之柱石作用。《孙子兵法》指出“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吴子兵法》言“得之国强,去之国亡”,将帅去留关乎国之存亡,与《六韬》提到的“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三略》讲的“夫将者,国之命也”,异曲同工。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李靖也赞同《三略》中“得士者昌”的观点。《尉缭子》以“提鼓挥桴”喻作战指挥,说“存亡安危,在于桴端”,亦说“将帅者,心也;群下者,支节也”。《司马法》把将帅比作身体之躯干,提到“将军,身也,卒,支也,伍,指姆也”,形象道出了将军在军队中的重要作用。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名将往往在重要战争中发挥关键作用,关系着国家兴衰,助推朝代更迭,影响历史进程。为将之道,要在何处?《孙子兵法》提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被曹操概括为“五德”,并说“将宜五德备”。北宋梅尧臣在注《孙子兵法》时说:“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附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伐谋伐交需要将帅智勇兼具,才能算无遗策、灵活“出奇”“用正”、把控战争态势。伐兵攻城,则需要将帅在智勇基础上,在信、仁、严上多下功夫,才可统军带兵、令行禁止、所向无敌。《三略》继承了孙子这方面的看法,用“统军”“持势”一语概括了将帅的职责本分所在,精准点出了将帅在军队和战争中的定位。

  战略科学家,其重心在于“战略”二字。回顾科技发展史,正是战略科学家这些“关键少数”,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脉搏,及时攻克重大技术难关,影响了历史发展进程,甚至在一些关键时刻引领国家乃至世界的前进趋势。当前,我们正处在大科学时代背景下,战略科学家“国之重器”的作用更加凸显,“得一良将才,胜百连城璧”,必须及时把那些具备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科研一线、紧盯前沿领域、具备较强“跨界”组织能力和前瞻判断能力的战略科学家“苗子”识别出来,不断提升战略科学家“统”好科研团队的组织力、“持”准发展态势的前瞻力,加快形成更为科学、更具实力的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30日 16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