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地方播报

“一村万树” 甘肃省华池县创新绿色打开方式

 2022/06/22/ 20:30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央广网兰州6月21日消息(记者 李红军 实习生 王凤印)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到处荒山秃岭、沟壑纵横......曾是甘肃庆阳华池县的真实写照。如今,原本贫瘠的黄土塬已经换上了绿装,漫山遍野的绿色扑面而来,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华池县生态环境的改善,得益于庆阳市“再造一个子午岭”提质增效行动和当地持续推进的“一村万树”工程。

  思路一变天地宽。华池县新型乡村美化模式,是在利用农村的边角地、废弃地、荒山地、拆违地、庭院地“五块地”,一个村种植一种适合本地的珍贵树、经济树、彩色树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义务植绿、企地共建、学教结合、农户自建、项目助推五个模式,因地制宜,盘活闲置土地,厚植生态底色。

  厚植绿色底色,蹚出“美富”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华池县在践行“两山理念”的过程中,始终把为民富民作为加快推进国土绿化的着力点,实现生态经济双收益。

  为助力乡村振兴,华池县采取“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农户自主经营”的模式培育发展特色苗木产业,实现了大地增绿、农民增收、林业增效的多重效应,逐步探索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生态旅游、林产品开发“四种类型”,林药、林苗、林草、林菌、林菜、林经、林禽、林畜、林下休闲、林产品加工“十种模式”。

  地处子午岭东麓的山庄乡,依托独特的地理资源优势,把发展经济林果业与“一村万树”工程紧密结合,积极引导鼓励村民发展葡萄、金银花、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目前,该乡已建立菌种研发中心2个、菌菇实验中心和食用菌专家工作站各1处,已累计出菇480吨,收益2400多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提升”。

  山庄乡党委书记王鹏说:“我们利用菌种品优的特点,打造菌业品牌,吸引投资,实现了小产业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环境美,产业兴,百姓乐。山庄乡尚湾村村民刘财杜说:“这几年,我们村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房前屋后有花有草,道路两旁干净整洁,我们的干劲也越来越足了。”

  华池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田成告诉记者:“华池县‘一村万树’工程依托道路绿化、土地整治、农田防护林等专项治理,结合‘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百万亩防护林项目实施,实现了全县乡村应绿尽绿,逐步探索出一条生态改善、生活富裕的绿色发展之路。”

  据统计,近五年来,华池县栽植经济林9.86万亩,完成经济林提质增效1万亩、育苗0.6万亩,建立林果标准化示范园0.7万亩。全县苗圃基地达到1万亩,平均每年提供苗木3.2亿株,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种苗保障。全县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0.83亿元,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3.49亿元。

  巧借“地利”之便,下好“精准棋”

  一村一品、因地制宜。近年来,华池县围绕全县产业布局,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和“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聚焦全市“生态立市”提出的新思想、新任务和新要求,从政策、资金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光伏发电、肉羊肉牛养殖、中药材和香菇种植、黄酒等产业蓬勃发展。

  荔园堡村是南梁镇政府驻地,也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在所地。荔园堡村支书蒋大江说:“我们依托红色资源,对全村农户的屋面、大门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并融入农耕文化,打造一户一特色的红色民宿品牌,同时发展特色豆腐等产业,促进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进一步增加了农民收入。”

  同时,华池县引导、支持各乡镇培育生态观光、休闲康养、农业采摘等乡村特色产业,集中打造林镇康养等特色小镇,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林镇乡因坐落在子午岭次生林区,北与南梁镇连接,当地充分依托地处南梁大景的优势,大力发掘本土独具特色石箍窑洞文化特色,全面实施南梁景区公路沿线特色民俗改造和风貌治理项目,集中实施民俗改造100户,完成退耕还林5800余亩,植树造林3000余亩,全乡绿化覆盖率达到86.2%以上。

  “我们这里风景优美,是休闲度假,娱乐避暑的好地方,比如林镇的红色大院。同时,借助特色民宿建设,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投身乡村旅游产业,不但增加了就业、拓宽了增收渠道,还塑造了良好的乡村风貌。”林镇乡乡长鄂振峰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华池县紧紧围绕优势产业引进高端人才,加强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实施“人才+项目”工程,搭建人才回流平台,聚集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同时,为立足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举办中国沙棘生态经济林提质增效集成技术示范推广培训班、生态护林员岗前培训、林果产业技术培训等,培育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特色林果产业队伍。

  田成说:“我们制定了相关政策,吸引大学生回乡创业。对护林员进行全方位培训,目前已培训1993名,确保林木管护效果。结合互联网+义务植树,吸引干部、群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拓宽了绿化渠道,激发了全民参与义务植树的热情。”

  干群携手,人居环境“增颜值”

  项目的开展离不开政策支持。今年4月,《庆阳市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实施以来,华池县以建设陇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为目标,高质量实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加强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加快推进林草资源提质增效,稳步提升林草资源开发利用效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绿色福祉。

  同时华池县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河道“清四乱”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河道卫生大巡护,大力开展改旱厕、除杂草、清垃圾、净水体、美庭院,发动群众参与,强化推进机制,着力提升村容村貌。

  有了政策,群众的干劲更足了。荔园堡村民何万成说:“自‘一村万树’工程实施以来,我们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截至目前,华池县通过新造、补植等多种方式,完成造林绿化14.02万亩。按照“沿河栽柳、围庄种药、沿路造荫、面山植绿”总体布局,完成32个行政村“一村万树”工程,栽植各类乔灌花木69.82万株。

  “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一村万树’工程,自2014年以来全县打造万亩以上国土绿化示范点25个,千亩以上56个,截至去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32.49%,我们预期十年全县剩余宜林荒山80%完成治理,树林覆盖率达到40%,全面完成造林绿化。”田成说。

  田成表示,“一村万树”行动开展以来,华池县自然生态、人居环境、乡风民俗得到了有效改善,成为打造“强富美和安”新乡村的典范。

  盛夏时节,在华池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记者 李红军 实习生 王凤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