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热点时评

把美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中(人民论坛)

 2022/05/31/ 13: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宁 采

  推进“馆校合作”,利用文化艺术资源开展“美育进校园”;举办中小学生艺术节,吸引少年儿童参加文艺汇演、书画比赛;面向高校学子招募志愿者,为乡村小学生设计并讲授一节难忘的美育课……“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不少专题活动聚焦美育,让美的元素贴近孩子的生活,帮助他们构筑多彩、丰盈、积极的精神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没有美的滋养的人生必然是单调的、干涸的人生。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有助于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各种能力全面、协调、和谐发展,作用不可替代。

  中华民族历来把美作为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去追求,把美的教育和传承作为民族发展重要基石去重视。早在西周时期,礼乐便纳入当时的学校教育。近代以来,从王国维将美育和智育、德育并举,到鲁迅写就《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再到蔡元培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思想家们往往从民族兴盛、文明赓续的高度看待美育。如今,从校园里的美育课、家庭中的亲子绘画,到美术馆、艺术馆里儿童的身影,无不显示着美育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认同,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把美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中。

  引领少年儿童向美而行,首先应从自身做起,深刻认识美育之“用”。器识为先,必崇德明理;文艺其从,更启智润心。美育绝非“无用”,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大用”。物理学家钱学森雅好书画,园林学家、古建筑学家陈从周热爱文学,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喜欢小提琴……许多名家大家在享受美的同时创造美,杰出的综合素养令人仰慕。美育之“用”,不仅在于掌握某种艺术技能等实际功用。于个人来说,美育有益于陶冶活泼敏锐之心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对社会而言,美育关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从人格养成、灵魂塑造的高度认识美育、对待美育,才能超越应试或传授技能的局限,摒弃功利化的美育倾向,不断优化美育环境。

  以美育人难以一蹴而就,必须不弃微末、久久为功、创新为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学校是美育的摇篮,有责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推广美育也是家庭和社会的义务,家庭的熏陶与化育,公共空间的艺术呈现,都能让美进入日常生活,使美的种子生根发芽。葆有创新意识、开放精神,善用互联网和虚拟技术,积极突破传统美育的时空隔阂,也有利于在实践中开拓美育新天地。学校、家庭、社会携手共进,强化美育育人实效,在春风化雨中不断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就能助力广大少年儿童在成长中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在未来拥抱更加美好的生活。

  有科学家感慨: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新时代新征程,呼唤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今天我们种下一粒粒美的种子,明天将绽放无数绚丽的花朵。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31日 04 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