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指出要“强化人才技术标准支撑。加快培育各类技术技能和服务管理人员,探索建立乡村工匠培养和管理制度,支持熟悉乡村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村庄规划设计和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管护人才互通共享”。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既是活力源泉,也是创新引擎。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围绕“引、育、用、留”,凝心聚“智”筑好人才之“巢”,充分释放人才引擎的强劲动力,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精心“筑巢”,“引”好人才。“招龙引凤”必先“筑巢育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重大发展战略,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将更多的人才汇聚到乡村沃土上来,让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有力量。一方面,要以需求为导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思路,量身打造人才引进“清单”,通过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能人返乡创业等方式,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和创业能人到乡村工作和创业,着力把现代化农业、数字经济、城乡规划等专业人才充实到乡村振兴一线,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头活水”。另一方面,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依托驻外流动党组织、商会及招商引资点,建立招才引智工作站,延伸人才引进工作触角,拓宽发现人才渠道。真正以求贤若渴的态度,以海纳百川的胸襟,突破人才的地域、户籍、身份等限制,不拘一格地引进各种各样的人才,实现各类人才的精准回引、抱团回归,为乡村振兴注入无限活力。
专心“暖巢”,“育”强人才。做好乡村振兴的人才篇章并非“一引了之”,要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内在支撑,就要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锻造优秀人才队伍方面做实文章。一方面,要积极建立专业化人才逐级培养目标考核机制,通过课堂培训、专家讲座、现场指导、远程教育、外出观摩等人才培训方式,持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按照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培养思路,根据人才的专业、层次、岗位等,制定短、中、长期培养规划,真正让引进来的人才能够人岗相适,发挥所长。另一方面,要在地方人才储备和培育上创新思维,围绕种植、养殖、产业经济等发展需求,不断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注意培养扶持乡土人才、实用人才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土专家”“田秀才”,充分挖掘本土人才的潜能。通过新型农民技能提升、乡土人才培育示范、乡村人才定向培养,在吸引人才为基层“输血”的同时为其持续更新“造血干细胞”,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用心“拓巢”,“用”活人才。“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用好人才必须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识其所能、用其所长,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一方面,要健全和完善人才使用机制,根据人才的专业背景、实践经验和思路想法进行合理大胆使用,为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给人才有用的职位和环境,激励其施展才华、迸发活力,让人才真正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要树立“有用就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的理念,充分发挥人才观念思路新、科技知识强、方法手段多等优势,通过到村任职、开展技术指导、采取聘用顾问等弹性方式,引导人才在各项事业发展中真正聚心、聚力、聚智,从根源上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释放人才潜能,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发展。
暖心“固巢”,“留”稳人才。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良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前提。乡村工作环境较为艰苦,各项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要想真正留住优秀人才在乡村工作,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完善配套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创造更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在岗位晋升、工资福利、子女就学、住房保障等方面,开辟人才服务“绿色通道”,让人才实实在在享受到政策红利。在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方面,要在项目支持、土地流转、金融信贷、科技服务等关键环节给予人才保障支持,确保各类人才安心发展事业。另一方面,要向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保护创新、宽容失败,多支持、少干预,使人才能够心无旁骛、潜心研究,让人才更有归属感和获得感。要搭建公平公正竞争角逐的干事舞台,真正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用人局面,通过给位子、给实惠、给荣誉,确保引进来的人才事业上有干头、干事上有劲头、干成事有盼头,从而使其在乡村振兴中发光发热,带动乡村全面发展。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是“金钥匙”。站在新起点上,乡村振兴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只有将人才引进来、留下来、育出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能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者:邱有昆)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