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资讯快递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深化文明探源 厚植文化自信

 2022/05/30/ 20:07 来源:四川新闻网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5月29日人民日报)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致力于立民族文化之根、铸民族精神之魂、拓文明发展之道,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推动中华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大放异彩,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澎湃动能。

  在探源研究中梳理历史脉络,讲好文明故事、展现中国形象。从仰韶文化、红山文化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从巩义双槐树、偃师二里头到安阳殷墟、广汉三星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深化中华文明探源,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帮助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在守正创新中推动传承发展,厚植文化自信、凝聚前行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不忘本来,才能更清楚我们从何处来、向何处去,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继往开来。《唐宫夜宴》完美呈现“博物馆奇妙夜”火爆刷屏,《只此青绿》“穿越”千年诠释宋风雅韵实力出圈,《典籍里的中国》钩沉典籍里的精神之源……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了历史文化滋养,点燃了人们蕴藏于心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望与热爱,激发了民族文化自信,增强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在交流互鉴中促进文明共存,展现大国担当、造福世界人民。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原创性贡献,也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势必有力促进与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华文明发展成果,共同绘就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新画卷。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