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发布《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推动文化产业人才、资金、项目、消费下乡,促进创意、设计、音乐、美术、动漫、科技等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挖掘提升乡村人文价值,增强乡村审美韵味,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住“三农”基本盘,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当然,“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用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赋能,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目标。做好特色文章、激发农民参与、用好乡土文化,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十足。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要做好特色文章。乡村文化越有特色,越有吸引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近年来,诸如安塞腰鼓、陕北农民画、洛川面花等都是红红火火,在弘扬传统文化同时鼓起了农民群众的“钱袋子”。这也再次表明,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必须做好特色文章,通过深层次加工和创新设计,着力打造特色化、多样化产品。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要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才有澎湃活力。近年来,一些地方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乡村春晚红红火火,就充分彰显了农民文化主体性和创造力。可以肯定,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鼓励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加强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和支持,在提升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也有助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要用好乡土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乡土文化是个“宝库”。可以挖掘乡土文化中诸如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乡贤事迹等资源,也可以聚焦风土人情、人文故事、地域文化等。事实上,诸如村庄历史、民俗等等,也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必须立足自然景观、地形气候、生物多样性、农耕文化等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挖掘提升乡村人文价值,推动乡村文化产业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事实证明,以乡村文化为依托,开发特色乡村文化资源,把文化和生态资源转化并嵌入乡村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将为农民群众增收提供坚实支撑。做好特色文章、激发农民参与、用好乡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希望的田野上努力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更多农民群众将在乡土文化滋养中动起来、美起来、富起来。(闻乐)
相关新闻
- 2022年04月07日红土评论|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出乡村振兴的最美图景
- 2022年04月07日徽县江洛镇:特色产业吹响乡村振兴号角
- 2022年04月06日【地评线】中安时评: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乡村振兴赋能
- 2022年04月06日红土评论|奏响奋进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