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热点时评

人民论坛网评 | 北京冬奥会:浓浓的中国味道

 2022/02/04/ 20:46 来源:人民论坛网 作者: 孙秀丽

2022年冬奥会与中国春节撞了个满怀,中国农历春节是“红色的”,世界冰雪盛宴是“银白色的”。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因“冬奥会遇上中国年”而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的这一天,是中国的立春,正可谓“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全球战疫的背景下,北京举办冬奥会是中国文化的展示、中国智慧的体现,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道。

中国力量:北京冬奥会的暖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3日向国际奥委会第139次全运会开幕式发表视频致辞中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新冠肺炎疫情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面临多重挑战。”中国在疫情的重大压力下举办冬奥会,是中国力量的一次集中展现。中国迅速控制疫情传播并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防控措施和管理模式,为北京冬奥会的顺利召开奠定了防控基础。在全球战疫中,中国疫苗为北京冬奥会的顺利召开提供了安全基础。中国已经有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举办大型活动的经验,新型管理方式和运作方式在后疫情时代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为北京冬奥会的顺利召开提供了管理基础。人民群众的配合与合作,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巨大力量,为成功举办奥运会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北京 758 个冬奥会城市志愿服务站,目前已有超 4 万人上岗,累计将有 20 万人次服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冬奥会的顺利召开提供了服务基础。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提供的“一起过大年”“一起上冰雪”“一起靓美景”等主题特色活动,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感受到了温暖的中国味道。冬奥会不仅是运动员的竞技场,更是举办国真实发展情况的展示场。中国力量为百年奥运发展史提供一个新的标志,也会为当下的全球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中国文化:北京冬奥会的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改造建设融入了很多中国元素,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无论是冬奥会的形象体系、场馆设计,还是吉祥物和会徽、火种灯和火种台,北京冬奥会的每一个元素几乎都蕴含着中国文化。吉祥物“冰墩墩”,熊猫形象与冰晶外壳结合,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雪容融”则以灯笼为基础,融入天坛、鸽子、长城等符号。熊猫和灯笼是中国特色的体现,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内在价值。会徽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奥运火炬的设计也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当下文化相结合,是奥运精神和中国文化之间的深刻连接。2月2日至4日,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点位火炬接力的主题为“中轴神韵”,是古都历史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中轴线上的交汇。火炬在延庆的八达岭长城上传递,它体现了开放、和平的中国态度,是中华民族勇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象征。火炬经过张家口张北县德胜村,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体现了中国在消除贫困这一全人类共同使命中的责任与担当。北京冬奥会是一个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契机,能够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和历史。

中国智慧:北京冬奥会的亮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通过筹办冬奥会,成功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推动了区域发展、生态建设、绿色创新、人民生活改善,为全球冰雪运动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绿色创新”在本次冬奥会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无论是场馆建设、电力供应还是接力火炬、餐具都实现了绿色环保的主题。冬奥会在北京市区唯一新建的场馆是国家速滑馆,被人们亲切称为“冰丝带”。据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介绍,速滑馆是全球首个超大冰面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速滑场馆,碳排放趋近于零,成为低碳绿色运动场馆建设的样板工程。为实现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目标,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将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生产的绿电输入北京,北京冬奥会赛事期间所有场馆将实现 100%绿电供应。在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投入 700 余辆氢燃料大巴车提供交通服务保障。此外,北京冬奥会境内接力火炬将全部应用氢燃料。可降解餐具是以玉米、薯类及秸秆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材料生产,将代替塑料制品为冬奥会提供相关服务。北京冬奥会又一次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的重要贡献。中国智慧是本次冬奥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不仅要办好一届冬奥盛会,而且要办出特色、办出精彩、办出独一无二来。”以“中国风”托起“奥运范”,北京冬奥会必将再次惊艳世界。中国准备好了,让我们共赴一场美丽的冰雪之约!(作者: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温州大学研究基地 孙秀丽)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