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就有飞天的梦想,从古代的神话故事到闻名世界的敦煌壁画艺术,都承载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进入21世纪,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得以实现。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坐落于祖国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处甘肃、内蒙古交界处的弱水下游,距离酒泉市约200公里。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组建于1958年10月,是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综合性试验发射场,也是我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寻梦“天宫”知“何年”
时间回溯到1960年11月5日,中国第一枚地对地导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后近四十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先后完成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第一枚远程弹道导弹发射、第一次“一箭三星”发射、第一次为国外卫星提供发射搭载服务等发射任务。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飞船从这里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计划的幕布。随后几年,“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相继发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将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独立自主完整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之一。
从2005年10月至2010年6月,“神舟六号”“神舟七号”“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先后在此成功发射。2011年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站天宫一号从这里发射,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当年11月1日,“神舟八号”在此升空,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取得新的进步。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搭载3名航天员进入太空,实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次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从这里发射,搭载3名航天员。“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先后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访问“天宫一号”。这是中国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
2016年8月16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9月15日,“天宫二号”在此发射升空;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此成功发射,2名航天员出征。“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并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2021年6月17日,时隔5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圆满成功。
文化群落“千里婵娟”
2016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被文化和旅游部(当时为国家旅游局)授予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称号;次年,被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科学院推选为“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2018年,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是甘肃省着重规划建设的20个旅游大景区之一。借其红色文化丰富,人文精神资源突出,航天高新科技成果丰硕等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两弹一星”文化群落、载人航天文化群落、自然景观文化群落。
鉴于此,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神舟故里,航天新城”为主题形象,依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品牌优势,以红色旅游为主题,航天科技为特色,景城一体为理念,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完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功能,打造集观光游览、文化展现、爱国主义教育、航天科技体验、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航天科技主题旅游景区。
如今,走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处处可见“东风”字样,不管是幼儿园、街道,还是宾馆、市场,都有叫“东风”的。在东风航天城,除有发射和实验任务期间为安全、保密作保障外,平时这里并没有那么神秘,走在街上如同进入了一个现代化城市。航天城街道的名字也很有特色,太空路、宇宙路、航天路、胡杨路、黑河路、红柳路等,处处彰显着它的独特魅力。
其中,问天阁是中国航天员在发射基地的工作生活区,取名源于屈原的“天问”和苏东坡的“把酒问青天”,寓意航天人不断探索宇宙奥秘的理想追求。历史展览馆以图片、实物、模型为主要形式,介绍了基地艰苦的创业史和建场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六十多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孕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两弹一星精神”、“东风精神”以及“载人航天精神”,已经创造、正在创造并将继续创造中华民族全新精神财富。
(作者为甘肃省政协住澳门委员,文中采用了有关官方和个人的资料,在此鸣谢)
相关新闻
- 2022年01月06日[专题]港澳委员看甘肃
- 2022年01月28日港澳委员看甘肃丨陈文端(香港):中国人自建的首个公园竟然在这里……
- 2022年01月27日港澳委员看甘肃丨潘国瑞(香港):抹不去的记忆:焉支山下的千年皇家马场
- 2022年01月26日港澳委员看甘肃丨吴季骅(香港):雪域圣地户外天堂 大美甘南精彩绽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