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要闻频道

【甘快看】高质量发展甘肃行|嘉峪关:产业向“新” 高质量发展成色足

 2025/07/16 19:45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

  编者按: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甘肃省委网信办联合主办,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承办,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市委网信办,兰州新区党群政法和社会工作部,甘肃省互联网发展促进会等单位协办2025年“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奋进甘肃”专题活动,7月15日—7月20日陆续走进嘉峪关、敦煌、张掖、金昌、武威、兰州新区,全方位见证甘肃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奋进之姿、突出成效。

  戈壁滩上,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崛起之路,正是古老精神基因的当代表达。

  雄踞河西走廊中部的嘉峪关,扼守“丝绸之路”要冲,素有“河西第一隘口”之称。六十多年前,嘉峪关市因矿建企、因企设市、因关得名,一代代建设者接续奋斗、不懈努力,在戈壁荒滩建起了这座新兴的现代化工业旅游生态城市,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优秀城市等一系列城市名片。

  这座城市,因关得名,因工而兴,如今正以“新”为笔,书写着从传统工业重镇到现代化生态之城的华丽篇章。

image.png

  在嘉峪关城市博物馆里,“戈壁明珠”基本陈列与“长城·钢城”主题展,系统梳理了城市历史文脉与建设成就,每年超过10万人次来此参观,在这里触摸城市的脉搏,感受嘉峪关从荒滩到现代化工业旅游生态城的蜕变。

  作为西北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和甘肃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嘉峪关的工业血脉中流淌着创新的基因。其中,甘肃东兴嘉宇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兴嘉宇”)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走进长达1.25公里的现代化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在生产线上各司其职,一片繁忙。甘肃东兴嘉宇新材料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刘有东介绍,秉持“高品质、低成本、规模化、差异化”的产品定位,依托酒钢集团甘肃东兴铝业有限公司优质电解铝液为原料,采用绿色短流程铸轧生产工艺,通过熔炼、精炼、铸轧、冷轧等核心工序,专业生产铸轧卷及各类冷轧板带箔。产品涵盖单双零箔、氧化灯饰、电镀五金、高端涂层装饰等各类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附加值产品,满足不同行业的多样化需求。

image.png

  目前,该公司已建成60条铸轧生产线、6条冷轧生产线及配套辅助设施,形成年产60万吨铸轧卷、33万吨冷轧铝板箔的强大产能。其中,铸轧生产线规模位居我国首位,奠定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重要地位。

  随着东兴嘉宇铝合金板带精深加工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项目的稳步推进,嘉峪关市的铝产业发展再次迎来重大突破。

  “技术创新是公司提升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刘有东介绍,企业大力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如超纯度双零箔、新能源电池箔、高表面精密带材,向高端市场转型,提升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公司充分利用酒钢集团的自备电厂及绿色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并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产能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形成规模化优势。目前,该公司已经建成了国内首条铜辊套铸轧工业应用示范线,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以3105铝合金铸轧生产替代常规热轧生产的技术突破,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此外,成功开发出超薄高性能双零铝箔坯料,产品轧至0.006mm时针孔数可控制在200个/平方米以内,综合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品进入国内第一梯队。

  “我们的目标是让公司的核心拳头产品在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提起未来,刘有东信心满满。

image.png

  距东兴嘉宇新材料公司不远处,是酒钢集团电力能源系统的“智慧大脑”与运行中枢——酒钢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便坐落于此。新一代智慧能源调控系统如同“千里眼”和“顺风脑”,实时监控着电网的每一处脉动。

  嘉峪关宏晟电热公司副总经理高建生介绍,传统电网调度管理模式存在信息孤岛、协同效率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化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需求。同时,随着钢铁产业“三化”改造力度不断加大,新能源大比例接入内部电网,酒钢集团供电系统变电站数量大幅增加。基于能源系统结构转型实际和电网持续发展要求,酒钢积极探索供电系统智能化转型路径,以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为契机,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着力构建以“大集控”为核心的智能化管控新体系。

  区域集控站作为电网运行的“大脑”,能够实时监控电网运行状态,快速定位和处理故障,有效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此,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酒钢大力推进“大区域集控站”建设,整合现有资源,优化网络结构,将原本分散的变配电站监控功能集中到区域集控站,实现了对企业电网的分层分区管控。

  这座调度中心诞生于2013年,伴随着酒钢电解铝项目的建设而投运。进入“十四五”,酒钢全力推进能源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面对国家“沙戈荒”重大风光基地建设的机遇,调度中心也迎来了华丽升级。

  高建生介绍,目前采用的系统,通过标准化的数据交互,实现了对酒钢电网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到用户侧全过程的实时监视、精准控制和智能管理。智慧电网及新能源就地消纳示范项目,入列国家沙漠、戈壁、荒漠重大风光基地建设项目,积极构建“风、光、火、余能余压”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的酒钢区域新型电力系统,为打造“酒钢新型能源与钢铝产业融合”的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image.png

  从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再到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一座西北城市的转型之路正越走越宽。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嘉峪关正以产业向“新”、生态向“绿”、文化向“兴”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一座西北城市的无限可能。

免责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每日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