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拍摄的色林错(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藏北高原,是青藏高原高寒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这里是藏羚羊等多种高原野生动物的家园。
4月14日,野保员前往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高原的太阳炽热耀眼。野保员次成塔青像往常一样检查装备后,熟练地跨上摩托车,朝着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出发。
4月14日,野保员在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日常巡逻。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一辆摩托车、一台望远镜、一个干粮袋、一本记录册,是他们的四大“武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野生动物保护员。
4月14日,野保员次成塔青在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逻。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随着气候转暖,越冬的黑颈鹤开始春季迁徙,飞往色林错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甘肃、青海等地。我们已做好保护区巡逻工作,时时观察野生动物,看它们是否需要救助。”次成塔青表示,“野保员这个工作很不错,不仅能为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出一份力,还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4月14日,野保员在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日常巡逻。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近年来,西藏结合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让群众充分享受生态政策红利。
4月14日,野保员在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日常巡逻。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4月14日,野保员在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日常巡逻(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4月14日,野保员在色林错湖畔午休。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4月14日,野保员在色林错湖畔午休。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4月14日,野保员在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日常巡逻。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4月14日,在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藏羚羊。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4月14日,在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放牧人。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4月14日,在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黑颈鹤。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4月14日拍摄的色林错(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4月14日拍摄的色林错(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4月14日拍摄的色林错(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4月14日,傍晚从申扎县县城拍摄的色林错景致(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旦增努布 摄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