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部级精品课”名单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1月25日至31日。具体内容跟小编一起来看——
甘肃省以下教师成功入围
凉州区西苑实验小学 侯玉莲
皋兰县石洞小学 白海英
平川区水泉镇旱平川中心小学 周建丽
白银市平川区向阳小学 何明艳
山丹县城关小学 李华
白银区第十四小学 高丽萍
白银区第四小学 张海燕
白银市平川区向阳小学 寻靖萍
嘉峪关市建设路小学 郑凌
天水实验小学 师敏
康县城关第一小学 赵婧
武威新城区第一小学 邓飞
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 郑敏璇
庆城县长庆小学 陈雪莹
兰州市安宁区阳光小学 李昱
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 程媛
天水实验小学 刘瑛瑛
成县陈院小学 巩雅琼
兰州市西固区兰化二小 张红燕
西固区福利东路二小 包文昱
清水县永靖镇中心小学 王胜古
兰州市城关区牟家庄小学 水箫
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中心小学 蒋昊文
甘谷县古坡镇古坡学校 魏振军
兰州新区第一初级中学 移梅
张掖市育才中学 王建平
嘉峪关市第五中学 曹建华
金昌市龙门学校 周婷
榆中县小康营乡小康营学校 张芳妍
玉门油田第二中学 张丽娜
天水市渭滨中学 黄娟
兰州市第六十五中学 王琪
卓尼县柳林初级中学 杨鹏
永昌县第七中学 王慧
靖远县北滩镇杜寨柯初级中学 丁强
兰州市第九十九中学 连婷婷
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 范瑶
华亭县皇甫中学 王英
天水市渭滨中学 安彩艳
民乐县初级实验中学 张雅娟
兰州市第八十二中学 崔玲
秦安县兴国镇初级中学 薛慧
嘉峪关市第四中学 张建元
甘肃省酒泉中学 颉甜甜
会宁县第一中学 温振堂
白银市实验中学 王凤
兰州市第五十八中学 韩蕊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殷世德
兰州市第三十三中学 吴梓萱
临泽县第一中学 姚小虎
广河中学 马莉
兰州市第二中学 李宜蓉
武山县第三高级中学 王辉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葛文梅
会宁县第一中学 武淑粹
灵台县第二中学 赵文军
金昌市金川高级中学 韩蒙
庆阳第六中学 强若楠
陕西师范大学平凉实验中学 胡守琪
白银市第二中学 李晓婷
金昌市金川高级中学 康丽
庆阳市第一中学 赵丽娟
甘肃嘉威中学 郭正丹
秦安县第一中学 胥红斌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 杨敏
岷县第四中学 折晓菊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陈红燕
天水市第十中学 毛知非
兰州市第八十一中学 王丽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韩延东、贾光武、马军满、封文星、张临斌
白银实验中学 李建莉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 张其君、叶文玉、冯艳云
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 曾媛、王延花、刘烨
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
吴方圆、李会兰、段霞霞、曹万宝、柴世俊
兰州市第五十一中学 李克静
兰州市第三十三中学 江铁祎
金川区金昌市特殊教育学校 常艳萍
兰州市盲聋哑学校 韩媛
天水市特殊教育学校 邵晶
本届活动全国共有6万多所学校的22万余名教师报名参与,通过教师自主申报、学校推荐、县级初选、市省遴选等程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推荐学科课程精品课14392节、实验教学精品课3575节、特殊教育精品课499节。在此基础上,教育部组织专家从目标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技术规范等方面对推荐精品课进行评审,最终公示了部级精品课学科课程类4473节、实验教学类876节、特殊教育类170节。

扫描二维码可查看公示名单
入围的精品课总体质量较高
一是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素质教育导向,体现学科教学改革方向,注重发挥学科德育功能和综合育人功能。
二是能够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学科知识内容和授课语言科学准确,情境素材具有真实性和适切性。
三是能够体现线上教学特点、突出课堂教学实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合理、教学过程完整。
“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已连续开展了3年,为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优质资源的重要来源, 有效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了国家平台有效应用
广大教师主动学习借鉴智慧平台的课程教学资源,反复观摩、讨论和推敲,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投身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学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信息素养。
二是营造了教学改革良好氛围
基础教育精品课成为了全国范围基础教育教学品牌活动,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带动了各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潮,成为中小学校落实中央“双减”政策、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
三是丰富了国家平台课程资源
本届精品课活动在原有学科课程基础上,新增了特殊教育、实验教学类别,通过逐级遴选精品课,形成了较为灵活的优质资源遴选更新机制,能够源源不断地更新、丰富国家平台课程,满足教师对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需要。
下一步将把部级精品课作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优质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强化资源推广应用,指导各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精品课交流展示活动,加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广应用的力度,切实提升精品课使用效益,促进提高教育质量。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