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春运火车票今起开售,儿童、学生票规定有变!你准备回家过年吗?
今天起,2023年春运火车票正式开售。过年回家的票好买吗?购票有哪些新规定?
部分地区车票紧俏
据了解,2023年春运从2023年1月7日开始至2023年2月15日结束,为期共40天。按照铁路车票预售期15天的规定,12月24日起,2023年春运首日火车票开售,旅客可通过铁路12306APP或网站购买2023年1月7日(春运首日)的火车票。
记者注意到,以2023年1月6日(春运前一日)从北京出发为例,截至12月23日14时查询时,前往石家庄、郑州等方向的车次仍有较多余票,但前往哈尔滨等的车次余票则稍显紧俏。
具体来看,铁路12306网站显示,北京至石家庄方向的138趟列车中,有71个车次可购票;北京至郑州方向的92趟列车中,有43个车次可购票;北京至武汉方向的48趟列车中,有21个车次可购票;但北京至哈尔滨方向的共19趟列车中,显示仅剩4个车次可购票。
2023年1月6日北京至哈尔滨方向车次余票情况。图片来源:铁路12306网站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北京至石家庄方向有40个车次因列车运行图调整暂停发售,北京至郑州、哈尔滨和武汉方向也分别有33、10和18个车次因同样原因暂停发售。
对于众多“打工人”而言,2023年春节假期为明年1月21日(除夕)至27日(正月初六),共7天。按照当前预售期规定,1月5日可以购买1月19日(腊月二十八)火车票,1月6日可以购买1月20日(腊月二十九)火车票,1月7日可以购买1月21日(除夕)火车票,1月13日可以购买1月27日(正月初六)假期返程火车票。
此外,不同火车站车票网上起售时间并不相同。以北京为例,北京西站起售时间最早,为上午8时;北京站、北京朝阳站上午10时起售;北京北站12时起售;北京南站12时30分起售;北京东站、昌平北站、清河站起售时间均为16时。
购买儿童票有新规定
根据交通运输部《铁路旅客运输规程》《铁路旅客车票实名制管理办法》的规定,自2023年1月1日乘车起,儿童票也是实名制车票,必须用儿童本人证件购买。
新规还明确,儿童票不再以身高为标准。随同成年人旅客乘车的儿童,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应当购买全价票。每一名持票成年人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未满6周岁且不单独占用席位的儿童乘车,超过一名时,超过人数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
同时,车站还要设人工实名查验通道,为老年人、证件无法自动识读、需要使用无障碍通道和其他需要帮助的旅客提供必要的服务。
在退票费用方面,“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指出,因铁路责任和不可抗力造成旅客退票,联程车票可一并办理退票,免收退票费。
关于学生票方面,“中国铁路”微信号则称,取消学生优惠票仅限寒暑假购买的限制,学生旅客可在一学年内任意时间购买4次优惠票。
可以回家过年吗?
“中国铁路”微信号表示,预计2023年铁路春运期间,探亲、旅游等旅客出行需求和企业复工复产、冬季电煤保供等货物运输需求进一步增加。
“已经两三年没有回家了,真的希望今年过年可以回家看看。”在北京工作的天宇对记者表示,“新十条”公布后,自己也看到了今年能回家过个“团圆年”的希望。
天宇所说的“新十条”,就是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新十条措施。其中提到,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健康码。
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哈尔滨等多地已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其中包括取消“落地检”,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措施。
那么,在取消“落地检”等措施后,该如何在返乡途中做好安全防护呢?
国铁集团北京局提示称,进入火车站以及乘车时一定要规范佩戴口罩。同时,在火车站候车时要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就座时至少间隔1个座位,尽量减少与陌生人交流,减少在人员密集处停留和走动。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也表示,加强对返乡人员健康提示和医疗保障服务,加强对“两节”期间返乡人员的疫情防控宣传引导。
“在疫情新形势下,相信疫情防控部门和各地政府也都在未雨绸缪,因地制宜制定返乡政策,今年大概率是个团圆年。”张伯礼院士表示,春运人员迁徙传播风险较高,相关准备工作仍需加强,个人防疫意识和措施切不可放松。(应受访者要求,天宇为化名) (杨京川)
相关新闻
- 2022年12月23日2023年铁路春运火车票12月24日开售
- 2022年12月23日2023年春运火车票明起开售
- 2022年01月03日[朝闻天下]2022年春运火车票今起开售 预计发送旅客2.8亿人次 同比增长28.5%
- 2021年12月09日攻略来了!这些旅客可提前订春运火车票,快收藏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