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11月23日电 新闻分析:“长新冠”背后的西方抗疫不力“后遗症”
新华社记者
在欧美西方国家,为数众多的人口在感染新冠后长期遭受“新冠后症状”(“长新冠”)等多种症状的影响。专家认为,西方国家抗疫不力,不仅让公众承受健康风险,也留下了医疗系统承压、社会劳动力减少、贫富差距拉大等多重社会“后遗症”。面对尚未结束的疫情,人们应保持高度警惕。
“长新冠”可能被低估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新冠后症状”(“长新冠”)定义是指可能或确诊感染新冠的个人在感染3个月后还有症状,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且没有其他的明显诱因。世卫组织估计,约10%到20%新冠患者可能患有中长期症状,如疲劳、呼吸困难和认知功能障碍。
英国知名免疫学家丹尼·奥尔特曼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长新冠”的影响有可能被低估。
本月发表在英国《自然综述·肾病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指出,“长新冠”可能会对人产生长达数十年的影响,并对社会生活、经济、政治和全球安全等多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英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初,英国受“长新冠”影响的人数已超过230万,约占英国总人口的3.5%。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的研究模型显示,在2020年和2021年期间,世卫组织欧洲区域中至少有1700万人出现“长新冠”。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报告显示,约1600万处于18岁至65岁之间的美国人表示自己有“长新冠”症状,其中200万至400万人因“长新冠”失业。
抗疫不力暴露危机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近期警告说,“长新冠”正危害数千万人的生命和生活,对医疗系统及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他敦促各国“立即”行动并保持“持续”努力,应对这一“非常严重的危机”。
在社交媒体上,有众多西方国家民众和组织不断发布着“长新冠”患者的经历。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实验医学教授彼得·奥彭肖指出,有人可能会终生受到“长新冠”影响,但很难知道眼下这种情况会有多普遍。由于“长新冠”仍属新课题,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长新冠”影响生活的案例并不鲜见。
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发现,22%的“长新冠”患者因健康状况不佳而无法工作,另有45%的人不得不减少工作时间。英国工会联盟的一项调查发现,20%的“长新冠”患者没有工作,另有16%的人不得不缩短工作时间。四分之一的英国公司将“长新冠”列为员工长期缺勤的主要原因之一。
奥尔特曼认为,“长新冠”会对医疗系统造成更大压力和开支,并表示担心英国医疗系统的“不稳定状态”,“会陷入崩溃”,难以应对冬季流感和新冠双重流行导致的入院病例数激增。谭德塞也强调:“对(各国)政府而言,对卫生系统和工人长期投资并立即制定应对‘长新冠’的计划至关重要。”
此外,“长新冠”还凸显西方社会分化及不公。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指出,因居住或工作的地点,或无法获得医疗保健,一些人感染新冠风险增加;医疗卫生不公也可能会使一些种族或少数族裔群体,以及一些残疾人更容易患上“长新冠”。
疫情威胁远未结束
不少卫生专家批评一些西方国家的抗疫“躺平”政策,并强调新冠大流行尚未结束,希望人们仍保持谨慎,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室内公共场所等戴上口罩,对抗疫的事情“认真一点”。
奥尔特曼在采访中表示自己“担心又沮丧”,奥密克戎毒株传播浪潮导致的“长新冠”将继续破坏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活。他批评一些欧洲国家“已经丧失了抗疫意志”,并就英国政府多次公开表示不会采取进一步抗疫行动评论说,在英国“与病毒的竞赛中,病毒已经牢牢控制了战场。我们失去了(战斗的)兴趣,但病毒并没有”。
英国“长新冠”SOS组织指出,如此众多的人员遭受“长新冠”影响,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社会、健康和劳动力问题”。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报告称,如果“长新冠”患者不能尽快康复,将继续增加经济负担。
美国媒体报道称,“长新冠”对公众健康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而美国政府却任由疫情蔓延,众多社会“后遗症”正在严重拖累美国经济、撕裂美国社会。美国智库尼斯卡宁中心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美国对大流行病的总体反应必须被判断为令人震惊和令人沮丧的失败”。
一面是奥密克戎毒株新亚型掀起新一波感染高峰,一面则是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抗疫“躺平”。“长新冠”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再次向人们敲响了新冠疫情对全球的威胁远未结束的警钟。
相关新闻
- 2022年10月28日抗“疫”也要抗“抑”--抗疫心理健康自助指南
- 2022年10月16日部分西方国家“自欺欺人”拖累全球抗疫努力
- 2022年10月15日美国“躺平抗疫”给民众留下一地鸡毛
- 2022年10月14日美国“躺平抗疫”多米诺效应持续显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