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7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优化防控工作的部署举措,坚决反对两种倾向,既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防止“一封了之”,又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防止“一放了之”,保障好二十条措施不折不扣落地落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会造成隐匿性风险吗?
对于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是否会造成隐匿性风险的社会关注,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表示,这是基于感染风险大小提出的更加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对这类人群不再集中隔离,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流调、隔离等防控资源和服务保障资源。
他表示,当前,个别地方出现将密接的密接直接判定为密接,进行提级管控的情况,这没有必要。“对取消密接的密接判定的同时,各地对于密接者要做到快判定、快检测、快管控。一旦密接者核酸检测阳性以后,要在第一时间进一步开展密接者的调查和管控,这对工作要求反而更高了。”
取消中风险区,是否会对精准防控造成影响?
“为了尽可能减少对不必要的区域人员管控,二十条优化措施取消了对中风险区的判定。”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王丽萍表示,这是对各地疫情的处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流调、风险研判更加精准高效。关于高风险区内的核酸检测和管控措施,仍是按照第九版的防控方案来实施,要求在实施封控后前3天进行核酸检测,后续检测的频次可以根据前三次检测结果确定。在解除管理前的24小时内,要完成一次区域的全员核酸检测。
王丽萍强调,对于封控管理区域内的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行动不便人员、血透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慢性病患者,要做好摸排,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物资保障。
要求制定新冠肺炎分级分类诊疗方案,是否意味着以后对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治要分级分类进行?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二十条措施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强医疗资源建设,这也是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实际,为了更快更好更高效地处置疫情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为了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日常的医疗服务保障,坚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
郭燕红表示,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从三个方面加强能力建设和对患者的分级分类救治。第一,要求各地指定综合能力强、救治水平高的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定点医院要根据当地的人口规模,配足配齐救治的床位,ICU床位要达到床位总数的10%。第二,加强方舱医院的建设。第三,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设置发热门诊,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而且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可疑的患者要尽快甄别,若是阳性感染者,要迅速转到定点医院或者方舱医院进行救治。
对发生本土疫情后的区域核酸检测,是如何要求的?
沈洪兵指出,如果当地疫情仅有零星的感染者,传播链条清晰,在没有社区传播风险的时候,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当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疫情所在的区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没有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3天再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对于感染者活动频繁、停留时间长的其他区,可基于流调研判,划定一定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沈洪兵表示,原则上每日开展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3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以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对此,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李晓勇表示,文件还要求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按照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要求,积极引导跨省游客主动进行核酸检测。
对于公共场所查验核酸检测证明的社会关注,沈洪兵表示,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免予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跨区域流动人员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抵达目的地后要按照属地要求进行“落地检”,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人员需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各地整治“层层加码”问题专班发挥的作用如何?
沈洪兵介绍,自二十条措施11日公布以来,从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落实疫情防控九不准公众留言板”信息数据上看,群众投诉量明显下降,由11日的3306条已经下降到16日的2014条,投诉量降幅达到39%。
沈洪兵指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占25%;二是随意将限制出行范围由高风险地区扩大到其他地区,占23%;三是随意扩大采取隔离、管控措施的风险人员范围,占18%。
“截至17日12时,整治‘层层加码’问题专班已累计转各地群众投诉问题线索13万条,办结率为99%,应该说成效是非常显著的。”沈洪兵说。
(光明日报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 金振娅)
相关新闻
- 2022年11月18日国家卫健委:11月17日新增本土“2276+22853”(甘肃5+1563)
- 2022年11月17日铁路部门全力保障重点物资运输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 2022年11月17日两只中国大熊猫正式与卡塔尔公众见面
- 2022年11月17日中国大美漆艺!来看2000多年前的海昏侯墓龙纹漆盘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