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10月24日电 专访:创新体系为中国发展注入新动力——访英国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
新华社记者杨海若 黄泽民
英国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傅晓岚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使中国走出了有特色的创新之路,为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中国的创新发展道路可以称之为‘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傅晓岚说,“这个创新体系拥有政府和市场两个驱动器,同时主动融入世界创新体系,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资源和知识储备,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双驱动、双市场、双资源’的创新体系。”
由傅晓岚、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布鲁斯·麦克恩以及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主编的新书《牛津中国创新手册》今年7月发布。该书汇集全球60多位专家学者关于中国创新发展的观点和见解,探讨中国成为创新领导者的能力和战略。
傅晓岚表示,最近十年中国创新发展的特点是自主创新投入和能力大为提升,同时伴随主动、非传统的创新国际化,例如研发的国际合作、创新“走出去”的海外研发中心建设、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国际流动。这期间产生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方式,如节约型创新模式。她说:“节约型创新不仅降低了产品成本,让更多中低收入家庭享受到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还节约了不必要的材料和投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傅晓岚认为,中国创新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全球价值链驱动。“我们看到不但有中国公司加入原有的全球价值链,从中学习和创新,而且一些中国跨国公司已经带动了全球价值链的创新。”
傅晓岚认为,过去十年,中国在很多创新行业和领域实现了突破,比如数字创新使中国数字经济位列全球第一方阵。同时,中国的人工智能、航天技术、深海探索和新能源科技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谈到最近十年中国创新升级的原因时,傅晓岚认为,首先是中国在不断演化和发展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创新模式。“中国政府部门不断出台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推动创新体制改革,鼓励不同创新模式的尝试和发展。”
其次,中国创新意识深入人心。她说:“随着中国经济和世界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从政府、企业到民众,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深入人心。”
第三个原因是创新条件的大幅改善。傅晓岚说,中国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创新生态系统在最近十年有了长足发展。
此外,傅晓岚认为,中国“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也给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中国‘双驱动、双市场、双资源’的创新模式,使得各种市场主体,无论国有、民营、外资都可以发挥作用,这对发展中国家很有借鉴意义。”
展望未来,傅晓岚认为,创新需要时间和耐心,但中国已经走在正确的创新道路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已升至第12位。“沿着目前的道路继续前进,不断改进和完善创新环境和机制,中国一定能成为创新强国。”
相关新闻
- 2022年10月25日中国经济秋季报 | 粮食足 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 2022年10月25日中国经济秋季报 | 工业稳 新动能引领作用凸显
- 2022年10月25日促进重大项目落地 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经验综述
- 2022年10月24日【理响中国】漫“话”二十大:新时代十年的“三件大事”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