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题:秉持“上海精神”一路前行
新华社评论员
当地时间9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撒马尔罕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深刻总结上海合作组织成长壮大的成功经验,强调秉持“上海精神”,牢牢把握时代潮流,不断加强团结合作,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胸怀天下、引领时代的大格局、大担当,为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指明方向,赢得国际社会强烈共鸣和广泛赞誉。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多年来,始终高举“上海精神”旗帜,逐步成功探索出一条新型国际组织成长壮大之路,积累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启示意义的重要经验:坚持政治互信,坚持互利合作,坚持平等相待,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公平正义。这5点经验充分体现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实践表明,“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生命力所在,更是上海合作组织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遵循。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站在十字路口的人类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形势下,作为国际和地区事务中重要建设性力量,上海合作组织如何面对国际风云变幻,更好地肩负历史使命?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加大相互支持、拓展安全合作、深化务实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坚持多边主义。这些重要论述契合各成员国求团结、促稳定、谋发展的共同心声,为上海合作组织擘画了前进路线图、描绘了合作新前景。
加大相互支持,合力应对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当今世界团结与分裂、合作与对抗的矛盾日益突出,上海合作组织维护地区和平安全面临诸多考验,各成员国维护自身安全稳定遭遇严峻挑战。加强高层交往和战略沟通,深化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防范外部势力策动“颜色革命”,共同反对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才能维护安全和发展利益,把本国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拓展安全合作,共同维护地区长治久安。多年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着眼共同安全命运,开展务实高效安全合作,确保了本地区安全稳定大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地区安全形势,更需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不断提升本组织执法安全合作水平,严防恐怖极端势力祸乱地区安全。
深化务实合作,相互成就发展振兴的美好愿景。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各国都处在发展关键阶段,应该发挥山水相邻、利益交融的独特优势,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激发各国经济增长活力,让地区各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加强人文交流,着力夯实上海合作组织长远发展民意基础。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最牢固的基础在于文明互鉴,最深厚的力量在于民心相通。要倡导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媒体、广电等领域合作,搭建各国人民相知相亲的桥梁。
坚持多边主义,携手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面对霸权、霸道、霸凌行径,上海合作组织理应展现应有的国际担当,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拓展本组织同联合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交往,齐心协力完善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多年来,中国以自身发展助力地区国家发展,为各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不断为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注入蓬勃动力。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倡议被纳入上海合作组织机制成果文件,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中国主张得到组织内各方领导人高度评价。
本次峰会期间,中方宣布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反恐专业人员培训基地、举办产业链供应链论坛、建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以及向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提供15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粮食援助等。这些举措实实在在、顺应各国需要,体现出中国不仅是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者,也是践行倡议的行动派。习近平主席在会上强调,要继续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和地区合作倡议对接。各方对此予以积极响应。各方一致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引擎。
路虽远,行则将至。上海合作组织迎来新一轮最大规模扩员,再次彰显“上海精神”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吸引力。过去我们践行“上海精神”取得巨大成功,未来我们还要秉持“上海精神”一路前行。面向未来,大力弘扬“上海精神”,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行稳致远,共同建设和平、稳定、繁荣、美丽的美好家园一定会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相关新闻
- 2022年08月11日新华社评论员:汇聚起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 2022年08月04日新华社评论员:美国粗暴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 2022年07月17日新华社评论员:新疆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 2022年07月04日新华社评论员:坚定信心,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