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热点时评

未来网评:这份爱的传承,是中国青年奋发向上的生动写照

 2022/09/08/ 18:08 来源:未来网

  近日,在赶赴泸定地震灾后现场的多方救援力量中,一名怀抱两个月大婴儿的消防员引起了广大网民的注意,他臂章上醒目的“汶川”二字让不少人泪目,他也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汶川哥哥”。

  这位名叫张自立的消防员,是一位00后,在今年5月才入队成为森林消防队伍中的一员,并参与了这次泸定地震救援工作。据了解,他曾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亲历者,当时刚读一年级的他,在人民子弟兵的帮助下,解决了灾后的生活急需。十四年时光流逝,如今他从当初被守护的人转变成了“守护者”,成为汶川消防员中的一份子,众多网友感叹“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种爱的传承令人动容”。

  我们之所以在张自立的身上听到许多感性的声音,是因为他作为当年那场大地震中幸存的孩子之一,承载着亿万中国人太多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看到他照片的那一刻,我们陷入沉思,是因为印着“汶川”二字的臂章唤起了人们关于512汶川大地震的集体记忆。那一年,整个神州大地充满悲恸,人类的生命在灾难面前显得如此脆弱,但也是在那一年,我们见证了无数场的生死救援、道不尽的人间大爱,那些幸免于难的孩子们,或许代表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了解到他的故事后,我们倍感欣慰,因为看到曾经死里逃生的孩子如今在救援一线展现英勇威武的身姿,体现了这群孩子不仅在当年的大地震中得以生存下来,还以乐观坚强的心态好好生活,长大为意气风发的模样。而让我们最为之感动的,是他身体力行着“因为曾经淋过雨,如今也想给别人撑伞”,十四年来心怀感恩,延续帮助他人的人间大爱,诠释着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家国情怀。

  物不经冰霜则生意不固,人不经忧患则德慧不成。还有一群与张自立一样在汶川地震中成长起来的青年,用行动证明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辜负生命的厚重。那年在废墟中苦苦坚持数小时等待救援的饶红银,如今毅然决定参军入伍,他始终铭记着当年是解放军给了他“第二次生命”;那年被埋在地下6小时的汤星月,如今在四川一所乡村学校做音乐老师,坚持用音乐帮助更多像她一样的人走出困境,重新面对生活;那年失去右腿的王睿,如今成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在东京残奥会上圆了奥运冠军梦。这群从苦难之中成长起来的少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各自领域竭力坚守着当年与命运抗争那股永不屈服的顽强信念,用漂亮的成绩写就“少年强则国强”。

  实际上,这一部分在地震创伤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直以来都在与广大新时代青年并肩,践行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使命与担当,折射出充满希望的中国青年群像。他们的代名词,或是从大山里出来,又用毕生所学帮助家乡摆脱贫困的黄文秀;或是愿意继承祖辈事业坚守在塞罕坝林场的年轻一代;或是在军人父亲影响下毅然替同学挡刀的浙江女孩。他们的选择,是榜样先锋对后人影响的结果,彰显着精神传承、根脉延续的强大力量。

  广大青年沿着榜样的足迹行进,自觉扛起肩上的担子,彰显青春蓬勃的风采,更展现出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在赓续精神的过程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扎根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成为新时代青年奋发向上的生动写照。我们相信,未来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中国有这样一群青年,中华民族将会持续迸发出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