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8月23日电
新华社记者马晓媛、李紫薇、马晓洁
家里的电器没使用,电表却在悄悄走,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现象就是待机能耗。记者近日采访发现,我国待机能耗浪费现象较为普遍,而公众对这一浪费的认识严重不足,须防止待机能耗成“隐藏的浪费”。
离家一月走了十度电 待机能耗浪费现象需重视
李先生的工作需要常年出差,不久前他发现家里即使没人、电器全关,也会每月走约十度电,几次检查都没能找到原因,于是联系了电力部门上门检查。原来,是家中的中央空调在“作怪”,虽然每次出门李先生都会把空调关上,但通电待机的中央空调仍会产生不小的待机能耗。
没有运行使用却仍连着电源,由此带来的电耗被称为待机能耗。与电器在使用中产生的有效能耗不同,待机能耗基本是一种能源浪费,而且往往是一种不易被发现的“隐藏的浪费”。
记者随机走访了十余户家庭,发现待机能耗浪费的情况较为普遍。除一两户老年家庭外,多数家庭的电视机、机顶盒都只用遥控器关掉,并没有关掉开关或切断电源;空调、油烟机、洗衣机这些常用家电都是全年通电待机状态。记者还发现,过半家庭的电热水器、小厨宝都是24小时运行,即便人不在家时也不会关掉。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客户经理杨佳伟告诉记者,据他观察,很多家庭都不会留意到待机状态下的电力消耗。“比如说空调,北方大部分家庭除了夏季其他时间很少使用,但是很少有人会把插销拔掉,有的人不知道这样还会耗电,有的人知道,但是不在意。”
采访中记者问到对自家待机能耗量的了解,多数用户表示“不太清楚”“应该没多少”或“从来没关注过”。
图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客户经理正在为用户检查电表。新华社记者马晓媛 摄
待机能耗积少成多 总量巨大
受访人士指出,待机能耗难以被察觉,是因为这是一种“积少成多”的浪费。杨佳伟告诉记者,以一部待机功率12W的路由器为例,如果按每日待机时间15小时计算,那么一个路由器一天的待机能耗是0.18度电,看起来好像不多,但一年下来就要耗费65.7度电。“两三年的待机耗电量算下来,就够再买一部路由器了。”
为估算待机能耗总量,记者进行了多方采访。海尔空气产业性能研究所所长王飞表示,其团队曾对常见家用电器待机能耗做过测算,将一户家庭的空调、洗衣机、电视、微波炉、电饭煲五类电器进行计算,待机功率在12W到15W,待机能耗大约是3到5天一度电,即每天0.2度到0.33度电。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敏为记者做了简单测算。将城镇家庭常见的电视机、机顶盒、路由器等12种电器计算在内,一户家庭每天的待机能耗约0.86度电。如果将一直运行却未使用的电热水器、小厨宝加入,一户家庭每日浪费的能耗可达到1.52度电。
记者还邀请了多位长年上户服务的电力客户经理进行估算,反馈结果显示,每户日待机能耗量在0.3度到1度电之间。
综合来看,即便按照每户日待机能耗0.2度电计算,一个500万人口的城市(按190万家庭户计),全年待机能耗近1.39亿度电。
图为一些电器没有使用,却没有切断电源。新华社记者马晓媛 摄
亟待遏制不必要的待机能耗浪费
受访专家指出,在当前电力供需形势持续偏紧的情况下,遏制待机能耗浪费有着现实性和紧迫性。减少不必要的待机能耗浪费,能够减少煤炭消费,降低碳排放,还可以降低基础负荷,缓解用电高峰期的负荷压力。
“待机能耗带来的电费花销不大,容易被用户忽视。”张敏表示,但对无意义、不必要、不产生价值的待机能耗浪费要坚决遏制。
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韩肖清建议,加大相关节能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技术革新是有效降低待机能耗的重要途径,应鼓励科研院所、企业开发出更多低待机耗电技术,并推动相关技术的应用推广。”
王飞说,我国的能效标识制度对推动企业降低产品待机能耗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当前各类新的电器产品层出不穷,对于那些市场成熟度较高且待机能耗较大的新产品,应当及时纳入国家强制性准入标准,引导其节能发展。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生活电器检测中心副总工程师张兆明表示,对于企业宣传的节能指标,在市场监管部门加大监督抽查的同时,还可充分发挥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作用,对以待机功率为代表的能效、节能等指标进行客观评价,起到监督、激励作用。
多位受访者还提出,应进一步强化群众节能知识和节约意识,同时也为培养节能习惯创造条件,引导群众养成节能生活方式。
相关新闻
- 2022年06月10日距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还有3天
- 2022年02月26日一年之计在于春 全国多地开展春耕备耕 科技助力节能增产
- 2021年11月15日关注供暖季 | 传统能源供热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积极探索
- 2021年04月12日沿着高速看中国丨节地节水节材节能 这里的“绿色”不一般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