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8月22日讯 8月20日,丝绸之路与文明互鉴国际论坛暨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22年年会在嘉峪关市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召开。会议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田澍工作室主办,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承办。来自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希腊雅典大学、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北京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甘肃省社科院、嘉峪关丝路(长城)研究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所与高校的专家学者80余人参会。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万明研究员,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校长卡纳特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历史研究院田澍工作室首席专家田澍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与会专家围绕“一带一路与嘉峪关建关650周年”“河西走廊与中亚文明”“海陆丝绸之路互动”等议题展开学术研讨。
万明回顾了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自1981年成立以来40年的辉煌历程,认为嘉峪关是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历史见证。本次论坛围绕丝绸之路与文明互鉴的主题展开,对探究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卡纳特指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古代文明交流的走廊,丝绸之路文明是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独特价值。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与西北师范大学将合力共建“吉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继续推进双方科学研究和人文交流,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田澍认为,“一带一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当代表达,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博采众长,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只有深入研究古代丝绸之路文明互鉴的历史内涵和深刻意义,进一步加强中外关系的研究,才能为中国历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做出积极的贡献。
荣新江
北京大学荣新江教授在大会总结时认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是目前国内最活跃的学术团体之一,40年来学术成果丰硕。本次论坛在丝绸之路研究、嘉峪关与中外文化交流、河西走廊与中亚文明等相关议题讨论中提出了许多新见解且取得了预期效果,并对今后中外关系史研究、丝绸之路研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相关新闻
- 2022年08月23日【短视频】甘肃省夏粮生产受到农业农村部通报表扬
- 2022年08月22日武威国际公铁联运中欧班列在武威保税物流中心首发
- 2022年08月22日核桃飘香“丰”景好 欢歌笑语庆丰收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