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8月16日消息(见习记者 李红军 通讯员 孙艳)炎天暑月,从空中俯瞰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东洞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一座座日光温室阡陌纵横,在晴空万里的映衬下闪耀着希望的光芒。走进园区科技示范棚,一个个圆溜溜的西瓜挂满藤枝,惹人喜爱,农户们忙着吊秧、打枝、授粉,一片繁忙景象。
俯瞰肃州区戈壁农业产业园(央广网发 肃州区委宣传部 供图)
手机一点就能浇地、施肥;黄蓝吸虫板像“卫士”一样挺立在大棚中;产销一体化省去了中间环节富了“口袋”……近年来,肃州区戈壁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整合盘活了广袤的戈壁资源,使得肃州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善,曾经“穷荒绝漠鸟不飞”的戈壁滩,如今已变身“物阜民丰米粮川”的新粮仓。
资源聚合 生产迈向“产业化”
“我一共种了63个温棚,种的是银粉79西红柿,这两天进入了移栽期,预计在十一黄金周就可以出棚上市啦,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肃州区中以(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温室大棚里,梁霄正在紧张忙碌地进行番茄移栽工作。
得益于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基础优势,肃州区戈壁生态农业使当地“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生产的“串番茄”、西红柿、黄瓜、人参果等农产品走出乡间,进入商超,成为消费者手中的“香饽饽”、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
“我们紧紧围绕戈壁农业产业链条,建成了8000万株育苗、15万立方米基质、5万吨有机肥、20万立方米冷链仓储、20万吨农产品交易等配套设施,初步形成了集育苗、种植、生产、分拣、包装、仓储、冷链、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肃州区中以生态农业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李静涛说。
肃州区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不仅是产业的聚集地,更是企业的孵化器。产业在空间上的聚集,带来了社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在戈壁生态农业的带动下,全区发展洋葱、番茄、辣椒为主的高效蔬菜种植面积达30万亩,实现了蔬菜生产“四季不断档、常年有鲜菜”,吸引山东水发、敦煌种业、东汇农业等330多家企业、专业合作社参与戈壁农业发展,有1万余名农民从事温室种植,有1500余名农民在戈壁农业产业园实现就业,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总寨戈壁农业产业园高标准智能化温室(央广网发 肃州区委宣传部 供图)
“我们合作社在园区有14个日光温室,主要种植西瓜和西红柿,去年产值42万元。今年计划改造提升老旧日光温室14座,完工后种植规模达到28座,预计能实现收入80万元。”在肃州区总寨戈壁农业产业园,诚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范立德对合作社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经过初创探索、拓展壮大、内涵提升三个阶段和多年的发展,肃州区先后建起东洞、总寨两个万亩戈壁农业园区,银达、西洞两个5000亩戈壁农业园区,全区戈壁日光温室面积达到3万亩,智能连栋温室面积11万平方米。主要种植蔬菜、食用菌、林果三大类120余个种植品种,年产各类果蔬12万吨,产值达到8亿元以上,戈壁滩真正变成了百姓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科技赋能 百姓走上“智富路”
从土结构温室、石头大棚到高标准智能化联栋玻璃温室;从增温块御寒到太阳能电暖炕取暖;从手工操作误差难免到通过手机软件远程精准“配餐”,近年来,肃州区戈壁生态农业通过科技赋能,正阔步走向规模更大、科技更新、效益更高、更加绿色的数字农业新时代。
“与沙漠农业相比,在戈壁上发展农业更具挑战性。”酒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国森介绍说,沙土虽不肥沃,但容易改良,而戈壁除了大小石头,就是粗沙砾,挖地三尺也很难见到土。“其实,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是各种营养元素,并非无土不可,依托于无土栽培技术,完全可以造‘土壤’。”张国森欣喜地说,思路的转变让戈壁农业“缺土”难题迎刃而解。
在中以(酒泉)绿色生态产业园标准化温室里,大大小小的黄瓜挂满枝头,一排排细长脆嫩的架豆长势喜人,而其生长的“土壤”仅是一条条基质槽,其主要成分是秸秆、尾菜、畜禽粪污等农废资源。
经过多年试验探索,肃州区研发生产有机基质配方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并且实现了有机基质用量的标准化。每亩日光温室需要有机基质67立方米,可转化利用秸秆、尾菜、畜禽粪污等农废资源约125立方米。有机基质使用后还能还田提升地力、改良土壤,实现无害化循环利用,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
东洞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3000万株育苗中心(央广网发 肃州区委宣传部 供图)
“植物的苗期、开花期、成熟期、盛果期用的肥料我都能从APP上控制,浇水的时间可以根据作物的需要来定,用肥比我们以前传统的更精准、省工、省时。”肃州区东洞戈壁农业生态产业园种植户秦存国一边熟练地操作着手机上的APP一边说。
“我们投入使用的这套设备是集信息采集、灌溉监控、轮灌计划、用水统计为一体的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农户可以针对田间墒情和系统分析作物需水情况进行远程控制管理,实现‘远程管家式’精准浇水。”大禹节水(酒泉)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琴说。
水从哪来?肥从何处来?虫害怎么办?高科技怎么用?近年来,肃州区组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甘肃省农科院、以色列农业专家等41名国家、省、市级农业科研力量为骨干的专家“智库”,建成酒泉戈壁农业研究院,重点围绕戈壁设施建造、有机基质配方、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栽培管理和轻简化节本增效核心技术研究攻关,积极打造戈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配套智慧中心、科普教育中心、水肥一体化中心、育苗中心、尾菜处理中心、冷链物流中心,聚集国内外先进的设施农业科技装备配套示范。通过定期举办集中讲座、现场实训、组织外出观摩学习,把高素质农民培训与戈壁生态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千方百计帮助更多的农民掌握更加先进、更有效益的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夯实发展戈壁生态农业的人才基础,精准解决了戈壁生态农业原本缺水、缺肥、缺专业人才的种植劣势,为戈壁生态农业发展装上了“智慧”内核。
提质增效 打造产品“金招牌”
让高质量的产品更加高效的销售出去,获得更大的效益是发展戈壁农业的一道必答题。“我们公司一直致力于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及品牌战略发展,以‘公司+农户’模式积极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共同发展。在肃州区银达戈壁农业产业园、铧尖镇认证绿色食品香瓜、西红柿、茄子等3个品种,注册‘秾园鲜品’商标,是‘甘味’知名企业商标品牌,在大型超市设立销售专区,现在在本地有了一定知名度和一批铁杆粉丝。”酒泉盛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盛晓玲说,公司每年都会参加国内各种展会,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等地,有力地拉动了肃州区的农业生产,大大提升了戈壁农业的知名度。
总寨非耕地产业园高标准日光温室建设及无土栽培基质生产项目(央广网发 肃州区委宣传部 供图)
近年来,肃州区以“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宗旨,以打造肃州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为引领,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共创建“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5个,酒泉市十大名牌农产品2个,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93个,全区“三品一标”认证面积占到全区可食用面积的56.2%,年认证增长率10.2%。
肃州区探索建立了“龙头企业+农户+品牌”“龙头企业+合作社+订单+品牌”等经营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缺少发展资金、企业缺乏劳动力的矛盾,实现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同时,积极推进戈壁农业与旅游休闲、农耕体验等产业深度融合,有力助推了土地规模流转,提升了产业园区附近农民劳务收入,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体验农家生活的好去处。
“接下来,我们将以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为中心,以两个‘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登记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品牌建设为目标,以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为契机,深入挖掘大漠戈壁资源内涵,大力培育具有肃州特色的知名产品,聚力打造区域特色品牌,让肃州戈壁农业品牌真正‘走出去’。”酒泉市肃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徐世勇说。
相关新闻
- 2022年08月16日“组团式”援藏深入推进 产业援藏硕果累累 近7000名援藏干部人才助力西藏发展
- 2022年08月16日新疆:夏粮再获丰收
- 2022年08月16日新华全媒+|千里寄相思:援藏干部的新“家书”
- 2022年08月16日鲁班工坊,为世界贡献职业教育“天津方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