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热点时评

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2/08/01/ 12:5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评论员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建设现代化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愿望,是无数先人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必须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基础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邓小平同志说过:“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深入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全党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14亿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我国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与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的现代化有本质的不同。我们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些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深入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踔力奋发,为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