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县城看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 万玛加 王雯静
“东接威远、西望羌海、南临湟流、北通甘凉”,作为古丝路南道的枢纽,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处青海省东部、祁连山南麓,地理位置独特。党的十八大以来,大通县努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生态和谐、绿色低碳、产业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绿色理念筑牢生态屏障
“大通森林覆盖率达43.3%,居青海省之首。”大通县县长马明旭自豪地说,大通始终把绿色作为发展的底线,力争打造出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画卷。
“大通全县水资源总量6.71亿立方米,是青海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全县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57.34%。”大通县林草局副局长马国祥介绍,大通还是青海省林业工作重点县,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重点县之一。
近年来,大通县在打造高原绿谷、洁净城市中找准切入点、融合点,全面推进林草长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等一批林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完成国土绿化任务32146公顷,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
同时,大通县全力推进“河湖清”行动,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推进湟水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6%,工业污染源实现全面达标排放,水环境实现整体性好转。
从老爷山到娘娘山,从鹞子沟到达板山,从朔北的群山到逊让的梯田,如今大通境内层峦叠嶂、绿意盎然。
乡村旅游拓宽致富新路
“这两年,来我们这儿的游客越来越多,今天就接待了11桌。”山下的农家院里,赵文科正忙着招呼客人。2017年,在西宁打工的赵文科回乡办起了农家乐。“一个周末的收入就是我过去一年的收入!最重要的是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赵文科说。
“东至沟村过去是一个靠天吃饭、土地贫瘠的小村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华丽蝶变。”大通县朔北藏族乡东至沟村党支部书记李迎仁说,短短几年间,村里人均收入从2000多元增至14294元,村集体经济也由先前的一无所有增加到了130多万元。
“通过‘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农户受益’的模式,大通县依靠依山傍水的独特资源,打造乡村生态旅游。”大通县文体旅游局局长马秀清介绍,这几年,大通县生态旅游村发展到了14个,其中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八里村的梯田油菜、窎沟沟的户外探险、边麻沟的林间花海都成为极具特色的旅游项目,有的更是成为网红打卡地。2021年,大通县全年接待游客337万人次,旅游综合产值超过10亿元。
产业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大通县依托天然无污染的高原环境,大力发展特色养殖和农产品种植。大通牦牛作为优质种牛,在青海39个县及全国多个牦牛产区得到推广,仅这一项就新增效益14亿多元。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牦牛的提纯复壮和当地牦牛的改良工作。”青海省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主任李青云说。
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新兴产业也在蓬勃发展。位于大通县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川工业园区,已有企业360家,2021年实现工业产值326.7亿元。
“园区内电解铝企业绿电使用率在78%以上,位居全国前列。”大通县副县长肖克忠说,随着青海省光伏太阳能、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率的提高,绿电使用率还将持续提高。通过生态优化利用和产业转型升级,大通县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2021年,大通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52亿元。
“作为青海省重要的生态保护地,大通将坚持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把高原特有的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农牧业、高原康养三大产业。”大通县委书记刘波表示,下一步,大通将持续筑牢西宁北部生态屏障,不断拓宽“两山”转换通道,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
《光明日报》( 2022年07月20日 10版)
相关新闻
- 2022年0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青海大地历史遗珍星辉闪耀
- 2022年06月03日青海感控医师的“病区100天”:你守护患者,我守护你
- 2022年05月27日多部门组成“落地检”服务专班 共守青海省会“东大门”
- 2022年05月20日青海西宁:疫情防控“不停歇” 有序恢复“烟火气”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