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地方播报

您好!路易·艾黎|甘肃山丹:河西走廊四千年来农业发展的见证

 2022/07/02/ 19:31 来源:中国甘肃网

山丹培黎职业学院

  特约撰稿人 王文元       

  安静的走廊,透明的玻璃大窗,摆满了器皿的工作台,六位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低头忙碌,环境寂静的有些冷清……这里就是山丹培黎职业学院的一隅。

  6月28日上午十一点,“您好!路易·艾黎”网络媒体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位于山丹县城的培黎职业学院。在这里,采访团的成员目睹了神奇的现代农业制种技术。

  “经过脱毒培育的马铃薯种子,亩产最高达八吨!”你没有听错,就是八吨。听到这个数字时,我们也很吃惊。更让采访团成员吃惊的,山丹这块土地,见证了河西走廊四千年来的农业发展。

  揭开这段历史之谜,我们能听到什么样的故事呢?

培黎职业学院马铃薯创新中心

  亩产八吨的洋芋种,在这里生产

  6月27日,采访团经过大半天的长途跋涉,于下午三点许,抵达了山丹县城,准备参加第二天的“您好!路易·艾黎”网络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及采访。

  28日上午八点“您好!路易·艾黎”网络媒体主题采访活动的启动如期举行,很短的启动仪式后,就是大量的采访。这一天的采访,很密集,一整天采访团的同伴们都是在采访、写稿、拍摄、剪辑、上传、发稿中度过的。当采访团抵达培黎职业学院时,已是上午十一点。然后,又是几个采访,等赶到培黎职业学院现代农业学院时,已经接近中午十二点了。

  此时,学院的马铃薯创新中心内,六位学生正在忙碌着。在组培室外走廊中,杨霞老师给采访团成员介绍了这里马铃薯制种情况。

  培黎职业学院的马铃薯创新中心,一年生产的脱毒马铃薯种,可种植万亩农田。在山丹有三四家这样加工企业。这为马铃薯的大规模种植奠定了技术。现在,河西走廊已经成为甘肃,乃至西北最大的马铃薯育种种植基地。尤其是,能为大型商业企业,提供所需马铃薯。

  仅这个马铃薯创新中心,一年就能为九千到一万亩农田,提供马铃薯种。这些优质马铃薯种,亩产量最高达八吨。而且,这些马铃薯的用途,也不再是人们常见的炒菜、蒸煮了。现在,马铃薯的用途更加细分了,有专门制造面包的、有用来加工成粉的,有专门制作薯条的……

  这只是山丹发展现代农业的缩影。下午,采访团又采访了山丹县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这个基地是山丹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区的核心示范区,还是传统农业向现代数字农业转型的先驱模型。

  他们依托甘肃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河西学院、培黎职业技术学院和农业、科技部门,建立专家工作站和大学生实训基地,开展燕麦、蔬菜、特色花卉、新奇瓜果等作物遗传育种的研发。通过基质培、水培等多种科技栽培模式,实现燕麦、蔬菜、花卉、瓜果等全季节、全天候生产,加快育苗周期,打造全自动化智慧科研教学基地。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数字农业转型中,山丹人正在全力开拓中,这是河西走廊农业发展的新契机。

艾黎为学校争取的国际援助源源不断运到山丹

  路易·艾黎在山丹,开展机械化耕作,引进新西兰的优质绵羊

  当年,路易·艾黎把培黎工艺学校从双石铺,迁到山丹,为这块古老的土地,打开了现代农业的大门。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一切,都和培黎学校独特的教学方式,雄厚的师资,各种现代工业技术手段密不可分。

  1940年,路易·艾黎和乔治·何克在陕西凤县双石铺创办了一所工艺学校,命名为培黎,这是西北第一所培黎工艺学校。它的名字有两重含义,一是为了纪念艾黎的老朋友美国传教士约瑟夫·贝利,二是含有为“黎明培训之意”。抗战后期,培黎学校遭受了国民党顽固派打压,生存环境日益严峻。为此,他们决定迁移学校。

  艾黎几经周折,亲自考察后,将新的校址选定在了山丹。这里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国民党顽固势力的控制力度小,有大片的戈壁荒原,适合发展农业和牧业,距离玉门油矿也比较近,能为学校提供相对充足的能源。于是,在七十多年前,古老的河西走廊,又有了一次发展现代农业的契机。

  1944年,已经在陕西凤县双石铺生活了6年之久的路易·艾黎,在当局的逼迫之下,不得不率领学生踏上了漫长的西迁之路。这次西迁前后两次。第一次在1944年11月,路易·艾黎在山丹负责筹建山丹的新校区,而乔治·何克则在双石铺负责学校的搬迁。学校的第一批33名学生,在几名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漫长西迁之路。他们组织了几辆畜力平板车,带着被褥和一些教学设备就踏上了漫长的路程,经过了差不多一个月的跋涉,终于在12月21日抵达了兰州。

  此时,闻讯而来的路易·艾黎也回到了兰州,他雇了一辆苏联卡车,终于在圣诞节之前,将学生们送到了山丹。二十多天后,乔治·何克带领的第二批学生也出发了。他们的车队由5辆大马车、一辆汽车组成,从双石铺到山丹,路程长达1100公里,在兵荒马乱的岁月中,一路上担惊受怕,惊险不断。一辆马车坠入山谷,卡车和军方拉军火的卡车相撞爆炸。一路上,除了一人因心脏病去世外,大部分人还算幸运,1945年3月10日,搬迁车队抵达山丹。

  培黎工艺学校搬迁到山丹后,在这里兴建了农场,建设了一座半机械化的煤矿,兴办了玻璃厂、造纸厂等,还建了诊所,为河西走廊带了现代工业农业技术。在路易·艾黎的努力下,培黎工艺学校飞速成长,学校师资力量迅速发展,来自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日本等国的教师为学校带了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同时,从美国、新西兰等国募集到了一批批物资,有锅炉、汽车、医疗设备等。学校人数,迅速发展一度达到600人,外籍教师也有20多人,开设了20门专业,供学生实习生产,招大批的贫寒子弟,安排农民就业,实践着“手脑并用,创造分析”教学思想和理念。

  1947年,山丹培黎学校在山丹周围开辟了三处农场,其中有一处就在四坝滩上。第二年,路易·艾黎带领学生开挖水渠时,发现了一些文化遗存和墓葬,出土了石器和陶器。1953年,路易·艾黎写信给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夏鼐,告诉他四坝滩上的发现。由此,一个惊世发现,由此渐渐地浮出了水面。

  在参观中,我看到了这样一张照片。这是一辆汽车拉着犁地机械,在戈壁荒原上耕地的瞬间。这是培黎学校的师生们,将美国来的十轮大卡车卸去车厢,后面加挂犁地机械,将其变成了一辆“拖拉机“耕地的情形。

  他们不仅开展机械化作业,还从新西兰引进了绵羊,用来发展畜牧业。这些羊到山丹后,同和当地原有羊的杂交,逐渐地适应了当地环境繁衍生息。当然,也走失等损失的情况,但还是渐渐发展繁衍壮大了。有人曾说,今天人们在山丹吃的羊肉,或许就是那些羊逐渐繁衍下来的。

  就这样,路易·艾黎开启河西走廊现代农业的大门。那么,四千年前,山丹人是如何生活的呢?

山丹培黎职业学院广场上的路易·艾黎塑像

  四千年间,河西走廊的两次农牧兼营

  路易·艾黎极其喜欢四坝滩的荒野,他在遗嘱中说,要把他骨灰洒在四坝滩的荒野上。

  四坝文化类型,也是他最先发现,并且进过他的推广,才为学术界广为所知。随后的几次发掘,人们逐渐认定这是一个新的从未见过的文化类型。四坝人的制陶技术似乎比马家窑人落后许多,但他们是一支迈入青铜时代门槛的先民。可是,它的命名却破费周折。

  四坝滩文化遗址虽然在1948年就发现了,但真正为学术界定名却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了。这也得益于玉门火烧沟遗址的发现。因为有了火烧沟遗址的大量发现,才为四坝遗址的命名提供充分资料支持。至此,这才被人们认定为这是一个西北独立的地区性的青铜文化。

  四坝先民生活在距今四千年前,其活动范围主要分布在甘肃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区的山丹、民乐、酒泉、安西、玉门等地以及新疆东部哈密盆地一带,主要遗址有山丹四坝滩遗址、民乐东西灰山遗址、玉门火烧沟遗址、安西鹰窝树遗址、酒泉西河滩遗址、干骨崖遗址等。

  这是一支已经迈入青铜时代的部族。青铜器成为他们主要的生产工具,涵盖了刀、削、锥、斧、钺等几十种,而且有鼻环、铜镜、镯子、钏、管等装饰用品。这是甘肃地区出土铜器最多的古文化。出土过一种盖子把手如同双矛状的彩陶罐子,这似乎说明四坝文化的人已经用上了长矛。

  四坝滩上或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戴着黄金鼻环,套着青铜臂钏的牧人,放牧着他们的牛羊,而家里手持铜削的妇女正在忙碌着制作。或许,他们拿着铜镢头,在聚落周围开垦荒地。2003年,酒泉西河滩遗址发现了四坝文化类型的聚落,发现了50多座房屋遗址及祭祀坑等遗迹。最为有意思的是发现了一个史前牛圈,这证明在四千年前,四坝文化就已经实现了农牧兼营。

  这似乎是一种神奇的呼应,其实是在相同自然地理环境下,人们的必然选择。当初,路易·艾黎将培黎学校迁到这里原因,是因为这里适合发展农牧业。谁能想到,在四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农牧兼营。

  在四千年前,小麦传入河西走廊,这里已经是农牧兼营的生产模式。在七十多年前,路易·艾黎和培黎学校将现代农业技术带到了河西走廊,开始了机械耕种,绵羊杂交育种。而今,这里则又向现代数字农业转型。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