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热点时评

【央广时评·大国“粮”策】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中国有信心、有底气

 2022/06/17/ 18:02 来源:央广网

  五谷丰登,粮安天下。又是一年“三夏”时节,各地进入夏季农忙期,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四川省眉山市考察调研粮食生产和水稻试验育种及种植推广情况,强调要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多次强调“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东北平原到中原大地,从育种基地到鱼米之乡,总书记考察调研足迹几乎遍及全国主要农区,他深入田间地头察粮情、问粮事,体现了人民领袖深厚的为民情怀。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产量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2%,人均粮食占有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粮食库存比较充裕。农业农村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收获小麦面积2.62亿亩,收获进度86%,夏粮生产已经处于收获阶段,有望获得较好的收成。

  但是,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蔓延,我们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定不移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各地要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一是要守牢耕地保护红线。万物土中生,耕地是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石,必须采取“长牙齿”的保护硬措施,落实最严格保护制度,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二是要夯实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科技是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坚强支撑,要通过加强高标准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种源等“卡脖子”技术问题,持续发力,加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要坚持不懈推动节粮减损行动。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要秉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发展思维,降低粮食生产、储藏、加工、消费、服务等多环节的损失浪费。

  滚滚金色麦浪,涌动着收获的希望。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田野上,通过上下齐力、多措并举,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夯实“三农”压舱石,稳住农业基本盘,绘就美好的丰收图景。(央广网特约评论员、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冯丹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