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地方播报

神禾塬下麦浪起 又到一年丰收季——陕西西安“三夏”见闻

 2022/06/03/ 19:3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西安6月3日电 题:神禾塬下麦浪起 又到一年丰收季——陕西西安“三夏”见闻

  新华社记者 刘彤、邵瑞

  一台台联合收割机络绎不绝地在麦田里穿梭往返,一辆辆半挂翻斗车将收割完毕的麦粒转运入仓……“三夏”大忙时节,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白道峪村,又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光。

  白道峪村地处秦岭北麓,神禾塬边,是陕西省万亩优质粮食生产示范基地所在地,悠久的耕作传统,稳定的收成,让这里的农民对粮食生产有着不一样的情愫。每年夏收,粮农王导利都会紧跟收割机,紧盯翻斗车,唯恐落下每一颗应收的麦粒。

  “去年,陕西遭遇了多年不见的强秋淋天气,秋收、秋播都受到不小影响。但在长安区农技人员的及时指导下,我们选种了适宜晚播的品种,虽然播种时间较常年推迟了10天,但还算种在了适播期。”她说。

  谈起这一年的种植体验,播种、冬灌、除草、施肥、防虫、春管等在内的各个细节,王导利都如数家珍。“刚刚扛过了岁末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春季常见的条锈病又‘卷土重来’,2021年的这茬小麦,确实经历了不一样的‘磨难’。”拈起一株饱满的麦穗,王导利颇有感慨。

  “虽然‘先天不足’,但省、市、区的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农技专家,都对这一年的小麦生产投入了更多精力:三天两头地进村入地查看长势,指导我们根据病虫害的发展形势适时适量开展‘一喷三防’,协调气象部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临近收割期又协调跨区作业农机及时入地。种粮补贴、种子补贴也都及时足额发放给了我们这些种植户……这些帮扶举措,都是实实在在的。大家这么重视粮食生产,我们自己再不仔细照看,就说不过去了。”她说。

  王导利说,让她记忆犹新的,是今年春季的“防虫保粮”:“小麦拔节生长的灌浆期,是决定一年产量的重要时刻,长安区农技专家主动入村,向我们普及叶面肥的使用知识,确保了增粒增重。初步估算,今年我家的13亩小麦,亩均产量能达到600斤以上,这是多年的平均水平。对于从播种到生长,遭遇了不少‘坎坷’的这茬小麦,已经是不错的水平了。”

  西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裴靖瑜说,今年,西安全市小麦播种面积达212.47万亩,据农业专家预测,今年西安小麦平均亩产较上年增加近5公斤,丰产在望。“‘三夏’期间,西安将投入各类农机具7万余台(件),其中联合收割机3600台,开展小麦机收减损等培训,确保‘颗粒归仓’,为全年粮食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