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急性管控转向常态化防控,从静默转向流动,随着上海从1日开始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一系列积极的变化正在发生,推动着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回归正常轨道。
——交通动起来。这两天,上午6点不到,上海地铁人民广场站站长熊熊开始在站内巡视。随着上海市内公共交通全网恢复基本运行,人民广场站针对车站内的栏杆、乘客座椅、自动扶梯等进行全方位消杀。
熊熊告诉记者,恢复运营首日以来的客流量还不到平日的一半,随着后续端午小长假、复工复产通勤客流逐步恢复,将做好客流监控和疏导、“场所码”核验等工作。
记者采访了解到,乘坐地铁的大部分是复工复产的通勤乘客,还有一些带着儿童出行的家长。许多乘客说,虽然还未完全恢复到往日的熙熙攘攘,但地铁全线运营是城市功能恢复的重要标志。“动”起来的,不仅是轨道交通的车轮,更是这座城市的活力和乘客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情。
网约车也重新活跃起来。1日零时开始,就有不少网约车司机打开软件,接到两个多月来的第一个订单。享道出行的订单数据显示,写字楼园区的通勤出行场景占比最高,达到78%;其次为商场的休娱出行,占比超过8%;外滩成为地标景点中的第一目的地。目前该平台上的司机复工率超过50%,平均叫车3分钟即可上车出发。
——市面热起来。上海的商业地标南京路步行街,这两天人来人往。南京路上的餐饮老店新雅粤菜馆,门口一度排起了队。第一天恢复线下营业,提前一个多小时就有消费者在新雅门口等候,要尝初夏的“热气腾腾”。
6月1日,一家海底捞火锅店开放线下堂食。(受访者供图)
1日,海底捞长寿路店大堂经理侯遥远在复核已完成的线上外卖订单时,发现有一位顾客下单了两份儿童套餐。原以为是重复预订,结果客人告知是家里有一对双胞胎宝宝。得知这个信息,侯遥远专门准备了儿童玩具补送给客人。“这两个月太不容易了,随着秩序恢复正常,希望大家的心情越来越好。”
记者采访了解到,1日上海共有62家海底捞恢复线上营业,其中海底捞上海周浦永乐店还开放了线下堂食。店长吴勇说,当日消费客群以家庭为主,客单价较平日上升12%。
美团外卖提供的数据显示,6月1日,上海外卖订单量比上周同期增长了76%,其中咖啡涨幅非常明显,同比增长210%。“以往我不喜欢爆单,但现在特别喜欢这种感觉,因为车水马龙的上海回来了。”一位外卖小哥表示。
——物流跑起来。城市生产生活恢复得如何,快递物流是一个感受度很高的指标。今年1月刚成立的圆通速递静安康定网点,刚营业不久就因疫情被封控。5月25日,网点负责人朱梦雪拿到出门证,立刻发了朋友圈:“就算只能出门两个小时,也要冲回公司看一看。”6月1日,她为快递员准备了复工奶茶:“这么多天没工作,大家都憋了一股劲。”
目前康定网点员工已全部到岗,进港件也恢复了60%左右,快件类型以水果、生鲜等物资为主。对于接下来的工作,朱梦雪充满信心:“复工以来,业务量每天都在增加,一切都好起来了。”
据介绍,圆通速递在上海的两个核心集运中心均已恢复正常,200多家网点全部复工,超4000名快递小哥奔跑在一线。
上海市邮政管理局的统计显示,1日当天,上海的快递业务量突破1100万件,超过平时日均水平。上海市邮政管理局表示,将对符合条件的快递网点做到应开尽开、应复尽复,加大人员和车辆投入,通过上门揽收等方式满足商家和市民寄递需求。
——生产建设火起来。“我们的产品涡轮增压器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目前工厂的产能已经恢复了50%以上。随着6月1日上海恢复公共交通运营和机动车通行,更多的员工会陆续到岗,我们将积极做好各项准备。”站在上海张江科学城牛顿路的工厂门口,盖瑞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工厂厂长宋智磊说。
上海市经信委介绍,5月下旬以来,上海各个区、各个部门不断扩大复工复产复市范围,比如临港新片区、上海化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100%实现了复工复产,金山区、奉贤区等区规上企业复工复产率达到90%以上。
上海大歌剧院项目实施网格化施工。(受访者供图)
转向常态化防控,上海一些重大项目工地上的机器重新轰鸣。统筹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位于金山区的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项目正在抓紧推进地勘。上海建工承建的上海大歌剧院项目通过网格化施工,以精细管理和科学防控有序推进。
一起走过来,一起向未来。上海市委市政府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动经济社会恢复重振,特别是为民解忧、助企纾困方面,回应公众关切,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大家共同努力,如常的上海一定会回来,繁华的上海一定能重现。”
记者:何欣荣、有之炘、张梦洁、王辰阳
相关新闻
- 2022年06月03日河北打好高校毕业季就业服务“精准牌”
- 2022年06月03日山东临沂:从“四塞之崮”到“物流之都”
- 2022年06月03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丨来看“浙”里的绿水青山
- 2022年06月03日多部门启动应急响应支持四川抗震救灾 紧急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3000万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