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深度关注

端午假期能跨省出行吗?多部门多地发布提醒!

 2022/06/03/ 08:42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

  端午将至,很多人准备返乡或出游。受疫情影响,端午假期还能跨省份出行吗?假期出游应注意哪些事项?近日,多部门、多地发布最新通知和提醒。

国家卫健委建议:端午假期减少大规模聚集性活动

  6月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端午假期临近,人们出行的需求会随着假期有所增加,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可能加大疫情传播扩散风险。

  会上要求,景点景区要落实“限量、预约、错峰”等要求,科学精准控制人流量,防止拥堵聚集;严格落实进入前的测温、扫码等要求,室内场所要确保有效通风换气。各地要统筹做好假期疫情防控和群众正常出行需求,科学引导人员安全有序出行。

  会上介绍,建议群众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出行方式,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风险等级和防控政策,主动做好个人防护,按要求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注意旅途中的防疫安全,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减少大规模人员聚集性活动,确保不因假期出行造成疫情的传播扩散,共同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文旅部: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应停止游览

  文旅部日前发布端午节假期出游提示,提醒广大游客,出游期间疫情防控不放松,安全文明记心中。其中提到,游客出游前,应关注疫情动态和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情况,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通过权威渠道查询景区开放、限流措施,尤其要了解门票预约、分时段游览等措施,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间。

  此外,文旅部提示要加强个人防护。出游期间,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时,应停止游览并及时就医。

  北京:非必要不出京,倡导就地过节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晓峰在31日的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北京市分区分级动态实施全市社会面防控措施,部分区域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端午节假期将至,刘晓峰呼吁广大市民增强防护意识,落实防控措施,近期非必要不出京,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有疫情发生的地区,倡导就地过节,减少人员流动,简约生活,不聚餐聚会,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进入公共场所全员扫码登记、出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常态化防控措施。

  河南:省外入豫即赋黄码

  5月30日,河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发布出行提示,其中提到,根据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通知,省外入豫即赋黄码,请严格落实“三天两次核酸检测”,之后会自动转为绿码 。

  通知提醒,省外来(返)豫人员请务必做到“双报备、双核酸”,即提前3天向目的地社区(村)、单位、酒店报备 ,并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豫后,请立即再次向社区(村)、单位、酒店报告,并在24小时内尽快再做一次核酸,一周内不聚餐、不聚会、少外出。

  浙江:鼓励开展跨市游、不得简单以疫情为由限制出行

  近日,浙江省疫情防控办发布《关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旅游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7日内无社会面本土疫情发生的县(市、区),在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及时有序推动旅游景点、餐饮宾馆等场所开放,旅游、文娱等活动开展。

  《通知》要求,鼓励省内无社会面本土疫情的设区市之间开展跨市游,明确人员自由流动的基本要求,各地不得层层加码,不得简单以疫情为由限制出行、人为设置跨市游障碍;鼓励支持各地赴邻省开展疗休养资源推介,吸引省外职工到浙江省开展疗休养活动;有序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游,通过学校组织集体旅行或家庭亲子旅行等。

  《通知》明确,在加强疫情风险防范的前提下,可有序恢复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各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要及时掌握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疫情形势,不得组团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或参照中高风险管理的地区旅游,不得承接中高风险地区或参照中高风险管理地区的旅游团队。

  广东:减少长途旅游活动

  5月27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2022年端午假期出游安全提示》,提醒市民游客减少长途旅游活动,非必要不远行;倡导市民游客开展省内游、近郊游、城市周边游等短线旅游活动。

  《安全提示》提醒市民游客,出发前,应了解始发地和目的地防控政策、天气变化等信息,密切关注卫健、交通、文旅、应急、气象等部门发布的出行提示,加强风险研判,合理规划线路,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边境口岸城市旅行,自觉遵守始发地和目的地疫情防控管理规定等。

  其他地区出行防疫政策提示

  截至5月29日12时各省市防疫政策汇总,内容仅供参考,最终以当地发布情况为准。

这个假期

你有什么安排?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