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资讯快递

续写春天的故事|山东武城县:金融创新激活农民种粮积极性

 2022/05/30/ 16:0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走进山东德州市武城县武城镇董王庄村,平坦的水泥路旁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乡源粮棉种植合作社社长李兴泉正与农机手一起灌溉农田。

  就在不久前,由于春耕作业资金不足,李兴泉愁得几天睡不好觉。“今年我们合作社的土地托管面积扩大到500亩,这也意味着需要大量春耕资金。”李兴泉告诉记者,“最后是‘农机贷’帮我们合作社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难题。”

  李兴泉口中的“农机贷”是武城县今年创新开发的一种新型抵押贷款方式。近年来,当地立足“扶优、扶强、扶特、扶大”原则,不断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通过摸底排查,我们了解到乡源粮棉种植合作社面临资金难题,派出工作人员开展现场评估后,判定该合作社符合‘农机贷’贷款条件。”武城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主任赵淑莉介绍,他们在原有土地经营权与集体资产股权抵押贷款基础上,积极引导银行创新产业链融资,通过对发展势头好、辐射作用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机贷”“助耕贷”“季节性收购贷”等一系列多元化信贷产品,切实解决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

  在此基础上,武城县在粮食收购领域也有妙招。走进县中天粮食储备库,只见武城镇西大屯村村民姜书民正拉着一车玉米过秤,“家里急着用钱,我就把去年储存的玉米拿到这里卖。过完秤就能给钱,大家都挺放心”。

  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自愿、互利共赢、风险共担”原则,武城县成立了总规模为1000万元的“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由县财政局牵头为粮食企业收购融资增信。“我们按照基金扩大10倍的授信额度,向认定的粮食企业开展专项授信,贷款利率执行优惠利率。”武城县农业发展银行武城支行副行长张春雨告诉记者。“该基金实现了农民‘粮出手、钱到手’,确保收粮企业高收益、种粮农民有保障。”武城县财政局党组成员林杰说。

  让农民吃上粮食价格“定心丸”的同时,如何激发他们的种粮积极性,也是武城县持之以恒的重要工作。他们把“保险+期货”作为金融创新重要内容,以玉米作物为突破口,积极对接大连商品交易所,创新实行了“‘保险+期货’+收入保险+差别定价+银行信贷+卫星遥感+基差收购”玉米全产业链风险管理模式。此举帮助农户在粮食减产、粮价下跌等情况下获得最低价格兜底保障的同时,又能在粮食价格上涨时获得增值收益,有效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数据显示,在2021年夏粮收购中,武城县累计发放贷款4000余万元,支持企业收储小麦1800万公斤,真正实现了“避险增收”。

  耿冬菊是李家户镇耿庄村村民,丈夫在家经营超市,自己在附近企业打工。然而,在每年粮食收获时节他们都很犯愁。如今,耿冬菊一家靠着一张“粮食存折”解决了多年烦恼。

  所谓“粮食存折”,是武城县联合金融机构创新开展的一个赋予粮食金融属性的项目。通过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粮食产业链联合体,实行“保险+期货+金融+社会化服务”模式,打造集耕种收服务、农资投入、植保灌溉、烘干、仓储、农产品加工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社会化综合服务体,实现“一站式管理”。

  “我们按照‘免费存储、存取自由、粮权不变、存粮获利’的原则提供服务,不但避免了储粮难、卖粮难,还能用‘粮食存折’购买市场低价农资,极大节省了成本。粮食存到这里,也保持了我们资金的流动性,利于扩大托管服务范围,这是良性循环。”带头成立“粮食商行”的众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耿兆江说,“粮食商行”以农户存入的粮食代替货币资本,并根据存粮类型支付利息,为农户提供全流程服务和融资支持。

  “‘免费存储、存粮获利’的原则,几乎把账算到了农民心坎上。”武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王风广告诉记者,对很多新型农业主体来说,每年的土地流转费都投入不小,还面临着不少农业风险。因此,实现农业服务全产业链发展,集粮食产业的耕、种、管、收、储、售于一体,对农民和企业都是好事。

  “农户将收获的粮食存入联合体内的粮食商行,既实现了粮食保值增值,也减少了农户烘干存储成本,降低了粮食损耗。”武城县财政局局长殷庆利告诉记者,近年来,“粮食商行”项目累计帮助农民增收1500多万元。

  “粮食安全重于泰山,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创新金融手段,通过对粮食全产业链的不断探索,在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武城县委书记朱恩鹤表示,他们将不断加强财政金融协同支农力度,努力发挥出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最大效益。 (经济日报记者 王金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