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地方播报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安徽六安大别山:“红”得耀眼,“绿”得夺目

 2022/05/20/ 13:43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

  光明日报记者 丁一鸣 马荣瑞 常河

  “看我手型,采茶千万别用指甲掐,要用两根手指‘兜’着摘。”一场春雨过后,安徽鑫茗雨茶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浩领着7岁的儿子来到茶山体验采茶。父子俩深一脚浅一脚穿梭在茶山上,不一会儿,就采了一小篓。

  “俗话说:‘千里大别山,好茶在六安。’我们六安不仅有鼎鼎大名的六安瓜片,还有霍山黄芽。”程浩拈起一片鲜叶向记者展示。

  茶山不远处,就是公司制茶车间。去年旅游季,累计有2万余名游客在此深度体验采茶、制茶和茶礼仪文化。“老家也能‘火’起来?”搁几年前,程浩想也不敢想。

  2016年,程浩接手了家里的茶叶生意,他雄心勃勃,一心要把公司从霍山县城开到市里去。这时,父亲却提出:“扩大经营没问题,但是一定要回宋家河村!”程浩不解:“老家那副破样子,能干成生意?”“你多少年没回去了,回去看看再决定。”

  果然,这一次回村,程浩直呼“惊掉了下巴”。“哪是翻天覆地,简直是改天换地了!”大别山风景道修到了村口,大小车辆一拨接着一拨往村里开,民宿、农家乐一家比着一家红火,远山一山挨着一山苍翠!

  “鑫茗雨公司落户宋家河村之后,困扰茶农多年的销售无门问题,立刻‘有门’了。”宋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伍义刚说。如今,茶农早晨采的鲜叶,没等露水干透,就能在家门口卖掉,累计带动全村500多户茶农户均增收15000余元。

  龙头企业带动下,全村3000余亩茶园统一管理标准,确保茶叶品质。“一定要把宋家河村的牌子打出去!”这一次的雄心勃勃,程浩更有底气。

  为了增加更多让游客“留下来住一晚再走”的理由,除了进一步加强茶旅融合,宋家河村还打造了农耕文化馆、“天空之镜”网红打卡点、大汉漂流等诸多景点,“让一家几口都有的玩。”伍义刚说。

  住一晚还不够,装满后备厢再走才更好。除了原产霍山黄芽,宋家河村还推出了仿野生石斛、黑木耳、笋干等土特农副产品,也回答了“茶季之后,农民干什么”的问题。

  采访过程中,还有一个变化尤为令人欣喜——年轻人回来了。程浩团队一共13人,全部都是85后、90后,他们被发小儿、同学、亲戚“一个喊一个”从城里喊了回来,把根重新扎进农村。老区发展路上,他们是新风,也是先锋。

  “提到老区,一是红,二是穷。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他们值得过上好日子,应该拥有好日子。乡村振兴路上,老区一定能够迎头赶上!”伍义刚满怀信心。

  “一镇十六将,独秀大别山。”离开宋家河村,沿淠河继续北上,便到了这个“将军镇”——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

  依托深厚的红色文化积淀,近年来,独山镇走出了一条“红旅融合”的发展新路。去年,全镇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独山镇还是六安瓜片原产区,我们有‘红旅’,也有‘茶旅’。不仅‘红’得耀眼,而且‘绿’得夺目。”独山镇副镇长杨继美骄傲地说。

  眼下,一个“镇中镇”正在崛起——“抹茶小镇”乡村旅游综合体。去年,抹茶小镇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今年下半年,抹茶工厂就将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后,每年可加工抹茶1200吨,创造约3.6亿元产值,带动周边村民就业500人以上。”安徽抹茶村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婷介绍。

  未来,在生产加工抹茶的同时,抹茶工厂将结合抹茶生产制作、体验式参观、研学游等元素,进一步“引流”,带动餐饮、民宿发展。

  “这块儿原来是老茶厂,破得不能看。现在可好了,一到周末,城里人都抢着来。”搬出老茶厂宿舍,江莉住进了崭新的安置房,还到抹茶小镇餐厅干起了服务员,现在已经是餐厅领班了。

  “疫情终将过去,届时欢迎大家到抹茶小镇来赏花、做抹茶、吃农家菜!”月季长廊下,李婷热情邀约。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0日 04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