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部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斗争精神,就体现在与困难角力、与阻力对垒,战风斗雨、闯关夺隘,克服不利条件去争取胜利,把“不可能”变成“一定能”
广大青年要在思想洗礼、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以斗争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投身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坚守三尺讲台倾情奉献乡村教育,矢志科技报国攻克技术难关,扎根司法援助、就业帮扶、农业生产、志愿服务等基层一线……近日,20名2021年“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先进事迹向社会发布,他们身上“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的品质赢得网友热烈点赞。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总能激荡青春蓬勃的力量,激发成长成才的动能。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寄予殷切期望,要求新时代的广大共青团员“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带头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做到不信邪、不怕鬼、骨头硬”。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自觉加强斗争历练,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才能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是不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从来就不怕苦、不畏难,在斗争中绽放着绚丽的青春之花。青年一代冲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年轻的航天团队逐梦星辰大海,助力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在冬奥赛场上,运动员不畏强手、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创造了我国参加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斗争精神,就体现在与困难角力、与阻力对垒,战风斗雨、闯关夺隘,克服不利条件去争取胜利,把“不可能”变成“一定能”。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我们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广大青年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做到面对困难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风险挑战扛得住,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当好开路先锋、事业闯将。
斗争是一门艺术,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青年周恩来远渡重洋勤工俭学,在革命的洪流中兑现“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的誓言;物理学家于敏在青年时期为国家战略调整研究方向,隐姓埋名、潜心钻研,为研制氢弹作出突出贡献;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主动请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把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实践表明,要练就斗争的真本领、真功夫,就必须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矢志奉献、在担苦担责担难中经受考验。拼搏在创新发展的最前沿,勇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担,立足岗位守护万家灯火……广大青年要在思想洗礼、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以斗争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青春越挺拔,时代越向前。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一往无前,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新时代广大青年必将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18日 05 版)
相关新闻
- 2022年05月17日刻苦学习、锐意创新(人民观点) ——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②
- 2022年05月11日夯实“稳”的基础 激发“进”的动能(人民观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②
- 2022年04月29日靠奋斗扬起人生理想的风帆(人民观点)——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③
- 2022年04月28日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人民观点) ——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②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