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5月17日电 题:超市“回归”!有咖啡店接单了!上海逐步启动复商复市
新华社记者许晓青 周蕊 龚雯
“小区附近的星巴克门店复工了,下单成功,叫了三杯咖啡,还有甜点。”家住上海市中心徐家汇附近的赵小姐兴奋地在小区微信群里说。
随着上海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上海全市16个区中已有15个实现社会面清零。5月15日,上海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首次降至1000例以内。16日起,按照“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分类管理”原则,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上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
5月16日,在上海市徐汇区一家超市门店,市民在选购商品。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位于徐家汇的一家星巴克门店16日开启“外卖模式”,这对众多居家已久的咖啡爱好者无疑是个好消息。
“星巴克一开,加上社区里好几家超市也陆续开出来,大家就觉得很安心,这大概就是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已居家40多天的赵小姐告诉记者,在电视新闻里看到,16日起部分超市、餐饮门店“回归”,就忍不住抽空刷手机外卖App,希望可以像这轮疫情前那样,很便捷地在小区附近买到现场制作的咖啡饮品。
“之前主要是刷手机‘抢菜’,买些必需品,今天是上海分阶段复商复市首日,碰巧这家咖啡门店开了,能点到单,对我们小区来说,增强了信心!”她补充道。
记者在位于华山路淮海西路口的这家星巴克门店看到,“专星送”外卖小哥穿着制服陆续到店门口收货、按次序送单,店内则按照复市规定将货品、防疫物资等摆放齐整,测温和消杀设备一应俱全,几个店员正忙着接单。“订单很多,我们忙坏了!”一名店员说。
上海是目前全球拥有星巴克门店最多的一座城市,本轮疫情前已有超过900家门店。在上海这座咖啡文化浓厚的城市,咖啡店的“归来”是城市恢复“烟火气”的重要信号之一。据了解,连日来,星巴克位于上海金山区、崇明区、徐汇区的数家门店飘起久违的咖啡香。门店根据所在街镇疫情防控要求,在做好各项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按规有序恢复营业。
不仅著名连锁品牌咖啡店开始重新接单,关乎上海市民日常餐桌的大型超市也纷纷“回归”。此前曾提供团购及线上预订服务的一些超市,16日起重新尝试开启线下服务模式,实体店开门迎客,提供现场销售。
5月16日,在上海市徐汇区一家超市门店,市民扫码进店。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昨晚收到了可以开业的通知,我们连夜做了准备,今天一早就面向居民开业。”上海农工商超市柳州路店相关负责人董晓芳介绍,门店之前从4月15日起进入线上营业模式,一个月来,十多名员工一直闭环在卖场工作,面向周边的医院及社区提供“集采集配”服务,5月16日“切换”到线下服务。
记者在门店外看到,十多名戴着口罩的顾客正在这里以“2米线”间隔的方式有序排队。门店入场口放置了“数字哨兵”系统,顾客扫码时,机器立即显示健康码、体温、抗原、核酸状况等,是否符合入场要求。
住在附近的居民李佳在这家超市选购了调味料和新鲜蔬果。李佳说,这是疫情后自己第一次出门到线下实体店购物,相比小区团购的选择有限、物流不稳定,超市门店不仅产品丰富新鲜,价格也更亲民。“线下逛超市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看到绿油油的青菜,感觉自己的信心慢慢在恢复。”
5月16日,市民在上海市徐汇区一家超市内购物。 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董晓芳介绍,重新线下开业第一天,门店还在根据相关情况“弹性”调整服务细节,入店顾客一般采取限定人数、“出一个进一个”的人流调控方式,营业时间暂定为每日9时至17时,中午还专设1小时“中场休息”,让门店有充裕时间进行消杀。“当然,根据实际情况,我们的营业时间、人流控制措施等,今后还会调整。”她说。
据上海市副市长陈通此前介绍,为做好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物资供应,上海正大力推动网点节点应开尽开、保供人员应返尽返,全市运营商业网点从最低谷的不到1400个,增加到10625个,日配送订单达到500万份。
上海开启的复商复市第一步,主要涉及购物中心、百货商场、超市卖场、便利店、药店等商业网点逐步有序恢复线下营业,划定进出通道,做好人员限流,并推行“线上订、线下送”和“线下到店消费”服务。此外,对农贸市场、餐饮、理发和洗染服务等,也已有安排,将逐步有序恢复。
16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还透露,6月1日至6月中下旬,在严格防范疫情反弹、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相关新闻
- 2022年05月17日北京:超市内生活物资供应充足
- 2022年05月06日上海一千余家超市卖场门店恢复营业 部分居民走出小区
- 2022年05月05日上海松江多家大型超市卖场恢复线下营业
- 2022年05月01日上海超市卖场、药店等线下门店正逐步恢复经营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