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热点时评

求是网评论员:新时代共青团员要做“五个模范”

 2022/05/12/ 21:50 来源:求是网 作者:求是网评论员

  “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时代的广大共青团员,要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要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要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要做崇德向善、严守纪律的模范。“五个模范”的标准和要求,体现了总书记对青年成长成才规律的深刻把握,饱含着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为新时代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提供了奋斗动力,指明了前行方向。

  要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胸怀天下才可大展宏图。我们党用“共产主义”为团命名,就是希望党的青年组织永远站在理想信念的高地上,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更加自信自强、富于思辨精神,同时也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会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更加需要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清醒的头脑思考人生,用智慧的力量创造未来。新时代共青团员要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认真接受政治训练、加强政治锻造、追求政治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目标、为光荣。

  要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新时代共青团员要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带头立足岗位、苦练本领、创先争优,努力成为行业骨干、青年先锋,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鲁迅先生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还有一座座山峰需要翻越,还有一个个险滩等待跋涉。重大风险、强大对手面前,总想“躲进小楼成一统”是不切实际的,得“软骨病”、患“恐惧症”是无济于事的。“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才有生路出路,才能赢得尊严、求得发展。青年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新时代共青团员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带头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做到不信邪、不怕鬼、骨头硬,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要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的接续奋斗和无私奉献,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新时代共青团员要带头站稳人民立场,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志向,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奋斗和奉献中焕发绚丽光彩。

  要做崇德向善、严守纪律的模范。“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青年只有养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不断修身立德,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只有知敬畏、守底线,才能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新时代共青团员要带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严格遵纪守法,严格履行团员义务,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新时代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要自觉对标对表“五个模范”的标准和要求,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