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地方播报

一座“引”与“育”的人才港湾──天津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2022/05/10/ 20:01 来源:津云

  这是一个动力变革的时代。我国经济已经从投资驱动、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人才对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至关重要。

  这是一座创新转型的城市。天津迈向高质量发展,建设“一基地三区”,肩负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等重大使命,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

  党的十九大以来,天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强市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决贯彻党管人才的原则,精心“引才、育才、用才”,广开进贤路,铺宽成长路,护航发展路,让“天下才天津用”, 最大限度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九河归海,津沽沃土生机勃发;千帆竞发,渤海湾畔春潮激荡。从全面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从全力建设人才强市、打造人才高地,到大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从成立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到实施人才引领战略加快天津高质量发展《意见》……一幅“千里马”竞相奔腾、“金凤凰”展翅翱翔的画卷徐徐铺展。

  津洽会上,“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专区吸引各地人才目光。(天津日报资料照片)

  延揽天下英才,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治国经邦,人才为要。不拒众流,方为江海。

  近年来,天津坚持用政策引才、以产业揽才、搭平台聚才,以“放权松绑式”的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决心勇气,释放出“天下才天津用”的满满诚意,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用政策引才,推出“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形成天津人才特色品牌──

  2018年5月16日,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海河英才”行动计划重磅发布,放宽对学历型人才、资格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和急需型人才的引进落户条件。

  政策甫一推出,引进落户申请异常火爆。首日便有超过30万人咨询落户相关信息,7天里咨询人数近百万。

  来自内蒙古的李诗洁,是一名“90后”,2020年毕业后通过“海河英才”行动计划落户天津,并享受了博士生留津补贴政策。

  2021年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的全国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李诗洁和小伙伴的“养殖用快速诊断检测技术”在揭榜领题赛现代农业与食品赛道中一举夺魁。

  在李诗洁的眼中,天津是她的“福地”,她已经爱上了这座烟火气、学术气、创新力十足的城市。她的男友也通过“海河英才”落户天津,两个人还在天津买了房。

  “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累计引进各类人才42.8万人,平均年龄32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70.6%,天津人才创新活力和城市竞争力持续增强。

  “海河英才”计划吸引人才落户天津。本版图片为天津日报资料照片

  2021年8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引领战略加快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打造“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引才政策更开放,育才举措更精准,用才机制更灵活,服务保障更贴心。

  以产业揽才,围绕12条产业链,加快集聚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青年人才──

  没有产业的聚集,也就没有人才的聚集。

  产业引才是导向、更是抓手。2018年,就在“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公布的同一天,《天津市关于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也同步实施。

  2021年岁末,天津出台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要大力推动12条产业链建设,以重大项目实施和重点研发平台建设为牵引,引聚高水平创新人才和团队,推动天津成为全球创新人才汇聚发展高峰高地。

  对于人才与产业的关系,狮桥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钧认为:“打造产业是吸引人才的关键,产业聚集能为人才营造发展机会,也能让他们看到发展希望,必须要在发展产业上下功夫,为年轻人营造更多的发展场景。”

  2020年12月,天津市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在北辰区成立。北辰智能装备研究院作为联盟重要载体之一,依托河北工业大学“先进装备工程与技术”世界一流学科群建设优势,以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前端基础研究引领和培育智能装备产业新业态为主,汇聚了大批国家级人才领衔的多支高水平团队。目前已入驻智能装备、特种机器人等10支科研团队,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700余名。

  “天津在吸纳人才方面更在乎人才的质量,新引进的人才都与重点产业发展紧密相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引进的人才中,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业人员占比25.8%。人才引进模式也由过去“单纯引进”转为“带土移植”,就是引进一个人才、带进一个团队、促进一个产业,形成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搭平台聚才,充分发挥重大平台的吸附作用,着力吸引一批原创性、引领性人才项目来津发展──

  “政策吸引人固然没错,但单纯投食引鸟可能会引起盲目的攀比。”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院务部部长范静深有体会,政策要适当向“造林”倾斜,做到造林引鸟,“造林”就是要搭建引才平台,鸟要靠自己能力捕食才能活得更好。

  全市436个国家及市级重大创新平台,天津逐一梳理调查,掌握人才引育实际需求,编制海河实验室《工作指引》,实行引智育才政策“清单化”供给。截至目前,仅5家海河实验室就吸引集聚了38位两院院士、97名国家杰出青年和长江学者。

  “怎么让人才来了不想走,这就需要微环境和大环境双轮驱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程涛说,微环境就是做到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而大环境最关键的,就是用好国家级平台,让人才一展所长,因为真正的人才看平台。程涛坦言,当时最吸引他来到血研所的因素,就是这里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0年9月以来,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为突破口,天津在全国率先组建了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对人才和项目“虹吸效应”加速显现。

  天津市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在河西区成立后,河西区将联盟建设纳入每年2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资助范畴,致力打造数字经济产业人才聚集高地。

  作为航空航天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发起单位之一,位于东丽区的爱思达航天科技与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院士团队合作,企业“出题”,学校“揭榜”,共同开展航空复合材料专用设备研发。2021年5月,高端智能自动铺丝设备在天津试车成功,实现了中国航空航天关键材料研发制造的自主可控。

  截至目前,天津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已“牵手”高校院所80家,聘请院士专家64位,联系领军企业1600个,汇集工程师3.5万名,攻克关键核心技术460余项,新落地项目近400个,总投资额300多亿元。

  健全育才体系,构筑人才培养“蓄水池”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近年来,天津实施科技人才计划,加快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选拔,健全青年人才培养体系,锚定需求精心育才按下“快进键”。

  ──累计选拔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006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55名、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240名。

  ──围绕重点学科、重点产业链和人才联盟,设置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7个、工作站277个,储备后备人才1万余名。

  ──深入实施“海河工匠”建设工程,成功申办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选树30名“海河工匠”,219人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人是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因素。天津重点围绕“四个面向”和科技自立自强,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加大人才选拔推荐力度。2021年,我市新入选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13人,累计达117人,其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7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50人。持续推进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累计共有135人获得资助,支持经费达1.23亿元。

  推进天津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端人才的智力支撑,不仅需要创新人才“静得下心来”,也需要从制度机制层面解除创新人才的后顾之忧。天津着力下好爱才、引才、育才 “妙棋”,强化“引育用留”打造博士后金字招牌。

  ──建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实现重点学科、产业链及人才联盟的全覆盖。

  ──开展优秀博士后国际化培养,2021年首创成立新医科和生物医药产业博士后创新联合体,打造博士后“联招、联育、联考、联用”新模式。

  ──建立博士后驿站,服务“零跑动”,搭建“安乐窝”提供博士后公寓、子女就学、项目申报等一揽子服务。目前,天津出站博士后留津工作比例超过60%,大多数已成为科研骨干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2021年,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在广东省佛山市鸣金收兵,天津代表团揽金夺银。6金、10银、13铜,金奖总数居全国第二,29座奖杯居全国第二;39位获奖选手被授予全国优秀博士后证书……

  “天津有60个项目入围创新、创业和揭榜领题赛,在8个赛道均有获奖选手,29个金银铜奖加上17个优胜奖,项目获奖率占到77%。”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田海嵩表示,项目结构覆盖信创、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天津全部产业优势领域,体现了天津创新基础雄厚、市场转化率高的底蕴,体现了高层次人才参与硬科技转化的趋势。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围绕“一基地三区”定位,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既要着力培育高端人才,又要搭建平台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机翼状态、弯曲程度差别很细微,每一次都需要凭经验从0.25毫米到5毫米之间的15种垫片中精准选出安装的规格。”在西飞国际航空制造(天津)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架空客A320客机的机翼正在组装。滑轨梁与机翼的连接处,一个小小垫片的安装都需要极高的精准度,58岁的张威能够做到“一拿准”。

  天津围绕产业升级需求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育,鼓励企业“量体裁衣”,培养更多像张威这样的高技能人才。

  “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建成18个国家级和35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58个企业培训中心、18个企业公共实训基地,3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67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沈超介绍,“海河工匠”建设工程,以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急需紧缺职业为导向,由企业自主确定培训内容、自主实施技能培训,缓解“训用不一致”问题;探索“互联网+职业培训”模式, 截至2021年末,全市技能人才总数达到271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83万人。

  签署部市共建“技能天津”协议,围绕天津“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聚焦“1+3+4”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在建设技能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10个方面,加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天津制造业立市和高质量发展。

  2019年,经过层层选拔,首届“海河工匠”亮相。作为我市技能人才最高奖项,每年从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选拔10名行业领军、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授予“海河工匠”称号,每人给予20万元奖励。

  点亮万家的“时代楷模”张黎明、精雕细琢“海鸥心”的李家琦、新时代“铁人精神”传承者周小东、神舟飞船舱门守护者孙占海……已有30人荣膺“海河工匠”。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海河工匠”典型引路,海河两岸见贤思齐。从2020年开始,作为天津职业技能竞赛顶级赛事,“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正式举办,为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广阔舞台,已成为职业技能竞赛领域的“名片”。组织“海河工匠”进校园(企业)活动,建成“海河工匠”之家,发布“海河工匠”专属标识,讲述“海河工匠”感人故事,“海河工匠”品牌日益深入人心。

  人才评价是发现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激励人才干事创业的重要导向。天津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支持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海油等50个企业备案开展认定工作。打通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海鸥表业李家琦等优秀高技能人才已破格认定为高级工程师。

  “我市已形成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沈超说。

  条条大路通罗马,不拘一格降人才。加快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广泛储备创新后备人才,精心培育卓越制造人才……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实施人才培育专项,建设高端产业平台,天津精准施策,让各路人才茁壮成长。

  激发用才活力,架起人才发展“高速路”

  事业能否快速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活力能否充分释放关键在体制机制。

  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人才发展机制体制改革,大胆向用人主体放权,把引才用才自主权放给企业、交给市场,强化用人单位自我约束。为科研人才松绑减负,破除人才发展桎梏,在全国率先完成工程技术、高等学校教师等全部27个专业系列职称制度改革,着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用好人才评价“指挥棒”。完善职称评价标准,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导向。下放职称评审自主权,增强用人主体活力。引入企业家“举荐制”,允许推荐团队技术带头人直接申报正高职称。

  ──打破人才发展“天花板”。重构工程技术系列职称,为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奠定坚实基础。增设集成电路等10个专业职称,推动新职业、新业态专技人员职业资格与职称制度有效衔接。

  当前,一些驶入“快车道”的民营企业,企业研发人才存在着“原始职称低、发表论文少、评审周期长”等难题,成为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一大痛点。为了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2021年3月,天津推出“科创企业评职称”专项服务工作方案,推广民营企业职称评审“直通车”服务模式,在全国“首开先河”,破解民企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堵点痛点。

  位于宝坻区的华建天恒公司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公司14名员工新获得高级职称,高级工程师比例从9%增长到27%。

  2021年,我市聚焦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和产业链重点企业,为87家企业开展职称精准评价、服务工程师3700名,其中318名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

  “90后”博士后赵洵,求学成长在清华,奋斗成才在北京,创业立业在武清,现为一家科技企业的CEO,地地道道的“新武清人”。

  经过申请,赵洵被破格晋升正高级职称。“公司正处于产品量产的关键节点,职称晋升适时为团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人才是科技型企业的灵魂,政府对人才的重视、认可和关怀将助力企业在科技创新道路上行稳致远。”赵洵感触颇深。

  “评准一位人才就是树好一个标杆,人才自然涌流集聚。”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打通各类人才成长“天花板”,天津坚持以产业为中心,构建符合产业发展特点的职称专业体系,在政策层面彻底打破“四唯”藩篱,回归职称评价本质;在职称申报中引入企业家“举荐制”,赋予“东家”话语权,根据人才能力和业绩,允许推荐团队技术带头人直接申报正高级。

  “土专家”“田秀才”登大雅之堂,“让种麦子的人吃上白面”。我市充分下放项目自主立项权、技术路线决定权、财政经费支配权、成果收益分配权等权力,人才活力进一步释放,形成了正面激励的鲜明导向。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丙氨酸发酵技术等成果转化收益70%用于奖励科研人员,涌现出张学礼等“亿元教授”;南开大学无汞催化剂技术作价入股1.05亿元,科研人员获得8000万元股份的奖励。随着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爱国奉献、敢为人先、创新竞进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科技人才的自觉追求。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引才有诚意,育才有沃土,用才有胆识,天津拿出真金白银引才留才,更拿出真情实感尊才重才,倾力营造集四海之气、汇八方之力的人才港湾。立足新征程,无论是“十四五”规划,还是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人才聚集高地”依然赫然在目,“激发人才活力”依然“浓墨重彩”,让各类人才在政治上受尊重,在事业上得支持,在生活上有照顾,让“天子津渡”之地成为天下英才聚集之地,在这片创新沃土上种下理想,“长出道路、奇迹和灯火辉煌”,涌现万马奔腾,成就锦绣未来。

聚天下英才 让千里马竞相奔腾

  天津日报评论员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把各方面人才更好地集聚起来、使用起来,是一座城市澎湃发展活力的关键。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阐明了人才工作的重大意义,为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更大气魄、更宽视野、更强力度广聚天下英才,天津全力建设人才强市、打造人才高地,构筑千里马竞相奔腾的生动局面。

  九河下梢,沽水流霞,天津的城市发展画卷中,人才画卷浓墨重彩。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天津公布“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一系列有力举措,凸显求贤若渴的诚意;

  围绕“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组建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坚持“以用立业、以业聚才”,围绕产业急需、“卡脖子”技术攻关、产业链薄弱环节等,大力引育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典范性的战略人才;支持高层次人才及团队积极承接重大科技项目,助力更多优秀科技人才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天津一手抓“引”,实现“天下才天津用”,一手抓“育”,致力人才自主培养,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引与育同向发力,构筑人才汇聚的高地。

  引育人才,是为了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只有破除人才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形成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才能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牢牢把握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既大胆向用人主体放权,凡是用人单位可以自己解决的事情都由用人单位决定,更好地实现人才与用人主体的“适配”;也为科研人才松绑减负,让人才从不必要事务中脱身,集中精力做学问、搞研究。以创新价值、能力和贡献为评价导向,营造人才成长良好生态,正在激励更多人才投身科研事业、甘愿“十年磨一剑”。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推出有力政策举措也好,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也好,说到底,是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这不仅需要在硬件上下功夫,为人才提供发展平台、科研条件,也需要在“软环境”上着力,以心换心、以心赢心。无论是打造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还是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氛围,涵养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其指向,都是让人才充分感受到价值认同,身心愉悦地投入工作,将聪明才智、创新创造能力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人才和事业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让人才“第一资源”享受一流的环境、创造一流的业绩,加快形成人才资源竞争新优势,必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上激荡起更大创新创造活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