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明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承担着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的历史重任,要达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效用,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进行改革创新,在“化”“进”“新”的变化中善用“大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因此,要深刻认识“大思政课”的历史逻辑,清晰理解“大思政课”的理论逻辑,准确把握“大思政课”的实践逻辑。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我们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整个教育事业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视野要广......”对于为什么办好思政课以及如何办好思政课等一系列问题,笔者认为,其要义在于既有成就基础上,助推思政课建设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由多到强、从强到优的高质量突破。因此,善用新时代“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是指向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质量保证运行有效度的务实举措,是自我革命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实然之举。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立足本职、突破常规,承担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是指在顺应时代新特点、把握育人新要求、聚焦学生新需求基础上活用“善”思,聚焦“大”局,立足“全人”。笔者认为,所谓“善”思,其要义在于跳出传统课程门类思考育人途径和育人方式,将宏大的主体、丰富的内容、庞大的体系、宽阔的空间挖掘出来、整合起来、运用开来,以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效果。所谓聚焦“大”局,旨在既有思政课建设基础上,通过对思政课放大、做加法,从大视野、大历史、大实践、大体系等维度构建起胸怀“两个大局”、跨越历史百年、彰显实践品格、突破时空界限的思政课育人新格局,从而使其具备“空间广度”“时间厚度”以及“实践宽度”。所谓立足“全人”,就是通过全面教育、和谐教育、终身教育造就具有心系人民、胸怀天下、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不是视野狭窄的“小学问”,也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纯学问”,而是旨在教育引导青年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育人以大德的“大学问”。因此,“大思政课”之“大”绝非物理课堂之大,教学人数之多,其“大”在宏大的时代、宽阔的视野、鲜活的实践、生动的现实,强调社会各方参与力量之多、纵横辐射范围之广。善用“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立德树人,不是用社会素材取代思政教材、不是用社会大课堂取代思政小课堂,不是用就事论事取代以理服人,不是用社会生活解构科学理论,而是要把思政理论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要站在理论制高点和实践制高点上讲好新时代创新理论和伟大实践。
善用新时代“大思政课”铸魂育人就是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明确教育导向,打通教育场域,串连教育内容,协调教育力量,让思政课与时代同行、与现实同向、与实践同频,真正发挥铸魂育人、涵德化人的作用。笔者认为,首先就是要“导向明”,坚持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为中心,实现相互之间有机结合有效转化,从而实现化知识为能力、化能力为素养、化素养为人格;其次就是要“容量大”,要讲述世界大势、时代大潮、国家大局、社会大观和人生大理;其三就是要“场域通”,打破思政课教学时空局限性,把思政课课堂由校内拓展到校外,搬到田间、地头、农村、社区、纪念馆、工业园区,推进到一线;思政课课堂实现线上线下的即时联动以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育人场域;把思政课堂由学校教育转向终身教育;最后就是要“力量大”,不仅要动员思政课教师,也要协同专业教师、邀请专家院士、劳动模范、行业标兵、改革先锋、青年榜样走进思政课堂,不仅要注重教师引导、指导也要强调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我革新,把思政课教学从专人转向全员,从思政课程拓展到课程思政,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以构筑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体系。
(作者系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组副组长)
相关新闻
- 2022年03月11日【理论观察·学者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添柴加油”
- 2022年03月09日【理论观察·学者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一切为了人民幸福
- 2022年02月28日【理论观察】将坚持敢于斗争作为一条历史经验,有何深意?
- 2021年11月18日【理论观察】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视域下的共同富裕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