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热点时评

【地评线】中安时评:雄安“未来之城”已来,美丽中国如诗如画

 2022/04/01 21:04 来源:中安在线

  正值春暖,万物盎然。北京向南100多公里,一座新城拔节生长。

  发展的“路标”林立,4月1日值得记住。沿着历史的轴线回溯,2017年4月1日,新华通讯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从构思到规划,从蓝图到实践,雄安的每一天都日新月异。时至今日,这座未来之城已经到来——5年的昼夜建设,5年的与时俱进,5年的蹄疾步稳、创新创造,让这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更加触手可及。时下,雄安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从央企到高校再到医院,选址和开工等稳妥推进,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几年来,党中央从“一张白纸”着墨,广大建设者们全力以赴、稳扎稳打,一部“大战略”“大智慧”“大手笔”之作不断厚积书页,记叙着中国的发展面貌、映照着神州大地的发展变迁、诠释着区域协同发展的“中国智慧”。

  不论是对欲进入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等实施“高门槛”,“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能要”的掷地有声;还是下好“疏解”棋,探索走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新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新路子……“未来之城”之于未来,标杆意义、示范作用深远。

  就拿“大城市病”来说,“挤”“堵”是在城镇化发展阶段可能会集中遇到的新问题。“跳出去”建新城,无疑是解决一些发达城市功能延伸、规模扩容、承接发展的“金钥匙”。实践证明,新区建设“一子落”,更能实现区域发展“满盘活”的功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建设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有力推动了珠三角、长三角的发展。跳出北京看北京,在更大的空间格局中加以考量,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正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我国推动协调发展的“点睛之笔”、关键之举。

  无疑,正在全新走来的雄安新区,将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千年大计、一流建设,必然要经得起历史检验、体现时代风貌。从建设一开始,新发展理念这条主线就“穿针引线”、领航前路,创新力度、协调功能、绿色“含金量”等体现在每一细节之中。

  譬如,以“绿”为笔,从选址到规划再到建设,锚定保护白洋淀目标,“千年秀林”工程累计造林45.4万亩,城与淀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擘画出一幅“城在林中生,人在景中游”的绝美图景。建设,规划先行;动工,生态先行……“雄安规划”志在千年,如同春天种下的幼苗一般,点“绿”成林,不仅惊艳了当下,更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乘凉”的资源和条件。

  美丽中国如诗如画。以未来眼光起笔,以时代标杆落笔,雄安这座“未来之城”已来。俯瞰,京雄城际铁路直通北京,生态廊道、水系等城市“四大体系”基本成型,城市雏形加快显现。南望,深圳经济特区创造了深圳速度;北眺,雄安新区正插翅腾飞,不断创造“雄安质量”。回望历史,感悟当下,触摸未来,生机勃发的美丽中国更加“多娇”。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周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