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热点时评

【地评线】天府评论:节粮减损要落实在行动上

 2022/03/01 18:03 来源: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作者:王坤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坚持节约优先,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深入推进产运储加销全链条节粮减损,强化粮食安全教育,反对食物浪费。

  我国是人口大国,对粮食的刚性需求比较旺盛,把粮食资源管控好、利用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国家多次出台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相关制度措施,明确要求在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节粮减损。

  粮食加工是粮食全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在对各类粮食原料进行处理和加工时,既要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提供保证,又要承担节粮减损、杜绝浪费的责任和使命。为此,各地应积极引导粮食加工企业,在控制加工精度、改造新设备、推广新技术,包括对可回收粮物进行资源再利用等方面,都需严格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合理加工、科学加工,把节粮减损落到实处。

  过去,一些企业为迎合市场需求,热衷追求食品精度,特别是在对大米、面粉和豆类物品进行加工时,会想方设法以“精、白、亮”为目标,这样的精加工、深加工,不可避免会造成大量能源损耗。我们当反思,如此追求“卖相”而不计成本,对粮食过度加工,既丢掉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也并不符合健康食用的规定标准。据行内人士分析,精加工食品看起来很“美”,实则降低了营养成分,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很不利。因此,作为企业,一定要守住行业底线,不为市场利益所诱惑,要按标准、按程序、讲科学,生产出合格的食品来。

  当然,在适度加工的同时,也要做好食品科普与消费宣传引导,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让大家明白,并非精加工程度越高的食品,就一定是最好的。

  在粮食加工过程中,能否做到少浪费或不浪费,运用新设备、新技术很关键。以谷物加工为例,如果使用老化设备,最大弊端就是容易出现碎粒,致使耗损较多、成品质量不高、数量比例下降,食用时也缺乏口感。故而,要在粮食加工过程中减少浪费,首先应在加工设备的智能制造上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通过淘汰旧设备,增添新设备,或者在技术支撑上改良升级,让粮食加工既有效率,又有质量和数量。另外,还要重视对加工技术的培训指导。设备再好,若技术运用不熟练,同样会在加工过程中带来损耗与浪费。只有掌握新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才能不断优化工艺,在节粮减损的基础上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对初加工后的粮食资源再回收、再利用,也是节粮减损的好方法。客观讲,虽然我国粮食加工业发展起步较快,但却比较“粗放”,特别是对粮食的二次加工、三次加工缺乏系统性研究,导致粮食加工环节的损失、浪费问题不可避免。比如,一些粮食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原本还可以再利用的粮食资源当成了废料,要么直接弃之不用,要么作为燃料来使用,由此产生的资源浪费难以估量。因此,我们在粮食加工过程中,一定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自觉意识,经过初加工后的剩余粮食资源,如果可以再利用,则一定要发挥它们的剩余价值。通过后续加工变成其他副产品,形成循环经济,还可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