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邹志鹏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明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宏观视野看,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理论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和形成了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着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开辟新局,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进而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并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发展开启新纪元。
为了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指引着中国在正确道路上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有力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为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指引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不断用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党的百年奋斗取得新成就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了伟大觉醒,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我们党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是一穷二白和被西方封锁的现实国情。中国领导人以深刻的忧患意识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否则国家可能面临“被开除球籍”的危险。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了“第二次结合”,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实际,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大关系等系列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以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治国理政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经过党的百年奋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恩格斯在发现并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上,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类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靠的正是科学真理的力量。党在百年奋斗中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经过党的百年奋斗,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作为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为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提供了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人坚信,历史潮流奔腾向前,只要人民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人,共产主义理想就一定能够在不断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中一步一步实现。实践充分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使世界社会主义焕发出了新的蓬勃生机。
经过党的百年奋斗,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广泛吸收最先进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始终随着时代、实践和认识的发展而发展。党的百年奋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和形成了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中国人民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党在百年奋斗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只要我们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够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作者分别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山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相关新闻
- 2022年03月01日为算法推荐发展树立法治路标
- 2022年03月01日构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安全监管体系
- 2022年03月01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 打造算力一张网(评论员观察)
- 2022年03月01日人民财评:加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保障——2022,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①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