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越来越多的银发一族对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参与有更高需求,他们不仅要“一日三餐”,更要“诗和远方”。扎实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高质量的新型养老需要,还将在拉动养老消费、稳定和扩大就业、带动相关投资、促进科技创新和应用等方面带来巨大市场机遇。
养老,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2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亿人,占比超过2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当“银发浪潮”迎面而来,如何守护老年人的夕阳人生,让他们都能安享晚年生活,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答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养老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尤其是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的养老服务发展呈现出许多新变化。与此同时,老年人需求结构也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强调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是让亿万老年人拥有幸福美满晚年生活的切实举措,也是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关键环节。
从发展历程看,养老产业是养老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养老事业具有公益性、普惠性、兜底性,而养老产业则具备更强的营利性、竞争性、多样性,是市场或社会力量提供的非基本养老服务和产品。社会往往先发展养老事业,在此基础上,走向养老事业和产业“双业并举”。日前《“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发布,明确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让“中国式”养老方案更加清晰。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养老领域,为群众提供丰富的养老服务,满足个性化养老需求,推进了养老产业加速发展。重庆渝北区茨竹镇养老服务中心、茨竹镇华蓥山敬老院完成“转身”,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由知名养老企业接手运营,119位特困老人过上新生活;山东淄博养老服务企业创新“五七”模式,以人工智能赋能养老产业。这些利用社会力量、引入市场机制的创新尝试,为养老服务注入了新活力,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有益探索。
如今,越来越多的银发一族对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参与有更高需求,他们不仅要“一日三餐”,更要“诗和远方”。扎实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高质量的新型养老需要,还将在拉动养老消费、稳定和扩大就业、带动相关投资、促进科技创新和应用等方面带来巨大市场机遇。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未来,“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将有更多答案。当然,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养老产业发展,首先要鼓励更多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的方式参与到养老服务中去,推动建设一批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养老服务机构。此外,还要积极规划布局一批银发经济重点发展区域,优先培育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
相关新闻
- 2021年06月25日加快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步伐
- 2021年06月25日发挥央企担当 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 2021年05月17日商业养老保险持续健康发展(财经眼)
- 2021年04月21日人民论坛漫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迎来“17连涨”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