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热点时评

【地评线】秦平:在习俗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

 2022/02/15/ 19:22 来源:群众新闻网

  作者:秦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由于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故而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2008年6月,元宵节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华文化的影响下,韩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也有过元宵节的习俗。

  习俗丰富多彩,尽显传统文化魅力。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相应地,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民俗表演。清代诗人姚元之在《咏元宵节》中曾记载如下:“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每年元宵节期间,吃汤圆(元宵)都是必不可少的节俗活动。从食用地域来看,民间有“北元宵、南汤圆”说法。事实上,吃汤圆(元宵)在中国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流传到今天,汤圆(元宵)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代表的意义却相同,就是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情怀如梦,家国在心。元宵节蕴含着情感眷恋和文化认同,已经成为了中华儿女文化基因的纽带、家国情怀的相承。70多年来,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以说,从你我的衣食日常,到远方的江河工程与高原天路,一直延伸至头顶星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元宵节期间,那红彤彤的灯笼,那形形色色的美味汤圆,尽皆诠释着国家发展带给人民群众的浓浓“获得感”。

  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传统习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有助于激发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民俗文化经过代代流传,也已融入到了中华民族血液之中。元宵佳节,就寄托着中华儿女追求团圆和美满的愿望。重新审视元宵节传统习俗,我们能够品味到浓厚的文化气息,能够坚定追梦路上的文化自信。

  “草木萌发,春山可望。”社会的每一点进步,人们的每一点收获,都离不开亿万奋斗者的无悔付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过了今天,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又要开始一年辛勤的耕耘和劳作。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奔跑中追梦、在拼搏中筑梦,实现伟大梦想的道路将更加宽广,实现伟大梦想的力量将无比磅礴。(秦平)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