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显著成就,深刻揭示过去一百年党和人民取得一切成就的奥秘,号召继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强调:“只要14亿多中国人民始终手拉着手一起向未来,只要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心连着心一起向未来,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总结历史、回顾既往,致敬历史、面向未来,即将过去的农历辛丑牛年意义非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办成了一系列大事要事,战胜了一系列风险挑战,展现了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并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世界领先,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豪情和信心。
百年成就使人振奋,百年经验给人启迪。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百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百年奋斗历史深刻表明,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百年奋斗历史还告诉我们,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始终团结奋斗,我们才能在新征程上铸就新的时代辉煌。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回望过往,我们党的历史就是党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展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心中装着百姓,手中握有真理,脚踏人间正道,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挑战如何严峻,我们都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常怀远虑、居安思危,紧密团结、艰苦奋斗,在新时代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对百年奋斗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奋斗历史。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下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谋划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要继续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乘势而上,砥砺前行,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并准备为之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是百兽之王,是力量、勇敢、无畏的象征。壬寅虎年,我们要以虎虎生威的雄风、生龙活虎的干劲、气吞万里如虎的精神,继续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新篇章!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今天,亿万人民胼手胝足、顽强拼搏、同心共济,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新的伟大征程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凝聚万众一心的伟力,保持勇毅笃行的坚定,踔厉奋发、攻坚克难,努力争取新的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31日 04 版)
相关新闻
- 2022年01月01日求是网评论员:力量生于团结 幸福源自奋斗
- 2021年03月07日学习网评: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发展繁荣
- 2019年10月04日团结奋斗前进 争取更大胜利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