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国内  >  港澳台新闻

港澳委员看甘肃丨郑宇凌(香港):好山好水出好药 陇原道地药飘香

 2022/01/23/ 08:28 来源:甘肃政协发布

  药之本在于。中药材历来讲究原产地,不同产地的同种药材药性、药效也不尽相同。

  甘肃省资源禀赋独特,气候、地理环境、生物种类具有多样性,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有“千年药乡”“岐伯故里”之美誉。

  目前,甘肃已查明药用资源1600多种,其中276种被列入全国重点品种,占全国76%。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储药条件全国最优,是南药北储最佳地区。中国农学会特色之乡委员会将陇西县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岷县命名为“中国当归之乡”、渭源县命名为“中国党参之乡”,西和被命名为“中国半夏之乡”,礼县被命名为“中国大黄之乡”,民乐县被命名为“中国板蓝根之乡”。

  “追本溯源”提高药材品质

  近年来,甘肃精准定向,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六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着力提高种子种苗质量,建设道地药材绿色标准化药源基地,按照传统大宗药材道地优生区集中、名贵珍稀药材向原生态区集中的原则,促进了中药材产业提质控量增效和药农增收。

  2021年,全省中药材面积483万亩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的县4个、20万亩—30万亩的县2个,10万亩—20万亩的县8个,产量达140万吨。

  其中,在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方面,大力扶持集中繁种、育苗,在道地产区建立当归、党参、黄(红)等优良种子种苗繁育基地20万亩以上,种子种苗集约化繁供比例达到40%以上。在主产区建立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检测服务中心,积极开展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检验规程、种子种苗繁育规程的研究制订,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鉴定、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技术、检测技术的培训等,从源头提高中药材品质。

  同时,做好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资料显示,甘肃现有人工种植(养殖)的中药材品种220余种,规模化种植(养殖)110余种,道地药材30余种,基本形成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其中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的县4个,10万亩以上的县10个。

  “集聚效应”产业增效提质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甘肃省大力推进中药材加工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已形成定西、陇南等产业聚集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产业链日趋完善。

  仅2020年,全省中药材产业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26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103家。通过GMP认证的中药材加工企业184家,其中中药饮片加工企业149家,年加工中药材70万吨,加工产值200亿元。中药材龙头企业通过“出城入园”异地新建成现代化的新厂区,建成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厂房、设施和设备等硬件条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产能大幅提升,满足多品种、大规模的药品生产需求,为企业现代化、规模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外,产业聚集区通过强链、补延链,中药材精深加工产品已发展到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提取物、中成药、保健品、美容化妆品等多个系列产品,呈多元化、系列化、高值化发展态势,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逐步提高。

  电子商务为中药材产业插上“翅膀”

  截至2020年,甘肃中药材网上销售近100亿元,占农产品网上销售60%以上,初步形成专业市场、龙头企业线上线下融合销售的格局。

  尤其是自2018年甘肃省中药材交易中心上线运营以来,为业内2000多家客户提供60多个药材品种交易、交收服务,商务部等8部门列为全国现代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已基本形成线上线下协同交易的道地药材全国市场窗口。

  此外,通过“东西协作”构建中药材销售渠道,先后组织当归、党参、黄芪、枸杞、锁阳、苁蓉等中药材产品入驻陇南“青岛”、定西“福州”、临夏“厦门馆”、甘南“天津馆”等电体验中心,有效提升线上线下销售规模。

  在中药材仓储物流建设方面,已建成陇西文峰、首阳中药材市场,水源、会中药材综合市场、岷县当归交易中心等规模较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甘肃静态仓储能力100万吨,其中“惠森药业”“中天药业”“甘肃当归”“康美”等千吨以上大型仓储企业35家,仓储品种320多个,年周转量200万吨,交易额超过250亿元。陇西县已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中药材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及北方大宗中药材价格形成中心,交易量占全国交易总量的20%以上,其中党参、黄芪、当归、大黄、甘草、柴胡、板蓝根等药材交易量占全国的50%以上,被誉为“南药北储、东药西储”的天然药,吸引了千金药业、广药集团、中国药材公司等众多企业建立仓储中转基地。

  据了解,目前,甘肃有8处中药材种植基地获得国家GAP 基地认定;有7个基地通过农业农村部无公害基地认定。陇西黄芪、岷县当归、源白条党参等22个中药材品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或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岷县当归等6个中药材产品获得有机产品认证。文县党、靖远枸杞等5个中药材区域公用品牌和15个企业商标品牌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陇西黄芪”“岷县当归”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甘肃方剂”显身手“走出”国门广获赞

  在疫情防控中,甘肃中医药主动作为,与西医一起担负起了患者救治的重要使命,总结形成了使用部分道地药材的“甘肃方剂”。实践证明,“甘肃方剂”在武汉“疫”前线,甘肃前线医疗队员预防以及武汉新肺炎患者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甘肃方剂”还走出了国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征求白俄罗斯驻华使馆同意后,甘肃在一周时间内为白俄罗斯赶制25箱共13000服新冠肺炎“甘肃方剂”中药颗粒剂。“甘肃方剂”在新肺炎治疗发挥出的显著作用,甘肃的道地中药材又一次得到广泛关注,“甘肃方剂”深入介入新肺炎的治疗,再次展现出中药材的卓越成效和光明前景。

  近年来,甘肃省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支持骨干企业积极参加“广交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等大型展会,拓展国际市场,扩大中药产品出口贸易,大力拓展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市场,产品出口贸易稳步增加。

  仅2020年,甘肃实现中药材出口近3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0%以上,增长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南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通过与巴西达明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完成了50个品种的注册工作;通过与格鲁吉亚博爱中医药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完成了20个品种的注册工作,并在格鲁吉亚开拓了电商等销售新模式;通过与博茨瓦纳东方药业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向博茨瓦纳药监局递交了31个品种的注册资料,推进产品在博茨瓦纳注册工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