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陕西榆林考察时,参观了位于米脂县城东南的杨家沟革命旧址并强调,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用好红色资源作出重要指示,凸显了红色资源和红色文物的价值所在。事实上,红色文物记录着红色历史,诉说着红色故事,传承着红色精神,是我们透物见史、感悟精神、启迪智慧的重要载体。通过一件件红色文物,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党的百年辉煌历史,感悟其中所蕴含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真理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和智慧。理想的未来是光明的,可以给人以奋斗目标和方向。在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里,一架孙中山、李大钊先后用过的黑色老式英文打字机,见证了风雨如晦的年代里,革命先驱们救国救民的伟大夙愿和如火如荼的革命事业,向人们讲述着于黑暗中寻求光明、在觉醒中奋起反抗的动人故事;“我们的党就像灯塔,给黑暗中的人民指引了方向,照亮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为中国带来了新生”,位于浙江宁波的冯定纪念馆里,陈列着1948年出版的冯定著作《平凡的真理》,书中以“灯塔之喻”盛赞以真理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至今读来依然让人慷慨激昂、人心振奋……红色文物发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思想之光,时刻提醒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立下鸿鹄之志,真正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自觉补足精神之“钙”,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光荣的初心和伟大的使命,需要用实干来用心诠释。安徽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里,邓小平同志卧室办公桌上的一盏马灯,见证了他在近30个不眠之夜里的辛勤操劳、伏案工作,以及为争取全国解放而“运筹帷幄”的智慧、“决胜千里”的气魄,至今仍向人们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为初心和使命殚精竭虑、担当作为的励志故事;在黑龙江大庆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中,陈列着一辆王进喜同志骑过的摩托车,它载着这位“铁人大队长”跑遍了百里油田的每个角落,见证着他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的工作作风,以及“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红色文物发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使命之光,时刻提醒我们要甘于履职奉献、勤于吃苦奋斗,在自己平凡而光荣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走好第二个一百年赶考之路。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生命虽无比可贵,但革命者为了正义不惜流血牺牲。位于四川巴中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纪念馆里,一颗在王定烈将军身体中留了十六年之久的子弹头,虽仅有八克且早已锈迹斑斑,但却与王定烈将军亲笔写下的文物介绍《难忘的子弹》,共同向人们诉说着自1937年“祁连山上中弹于腰间”,到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英雄将军无惧牺牲、英勇战斗的光辉事迹;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里,一个绣着“保家卫国”字样的枕套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参谋长饶惠谭奔赴朝鲜前,他的爱人特意为其放入行囊中的一对枕套之一,“抗美援朝”枕套在饶惠谭牺牲后随其入殓,“保家卫国”枕套则继续向人们讲述着英勇无比的革命烈士,将亲情与牵挂记于心中,为保家卫国英勇牺牲的壮举……红色文物发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斗争之光,时刻提醒我们要不怕艰难险阻、无惧个人牺牲,保持好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增强直面困难的决心、信心和恒心,直面和战胜前进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平凡之中传承与坚守,最能体现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江西茨坪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陈列着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无产阶级的钢铁战士”的张子清烈士,生前曾经使用过的一只小皮箱,在他28岁牺牲后,这只小皮箱先后被其女儿、外孙女使用多年,见证着一家三代青年寻梦追梦的奋斗历程、赤胆忠肝的红色基因、勤俭朴素的淳厚家风;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里,珍藏着的“镇馆之宝”是一辆木制独轮小推车,这种农民使用的最普通的劳动生产工具,却在解放战争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推出了胜利”“推出了新中国”,至今仍然讲述着军民鱼水深情、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的动人故事……红色文物发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忠诚之光,时刻提醒我们要保持赤诚之心和为民之心,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将“旗帜鲜明讲政治”和“一心一意为人民”具体化,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作者:刘政)
相关新闻
- 2021年09月15日人民论坛网评 | 致敬戍边英雄 勇立时代新功
- 2021年08月27日人民论坛网评 | 在守正创新中展现文艺新作为
- 2021年08月20日人民论坛网评 | 清朗网络空间为未成年人成长保驾护航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