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消费者是用脚投票的,任何品牌都离不开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国产品牌当然也不例外。“国货”发展不能光想着“火起来”,还要考虑如何“走下去”。为此,要更加注重练好“内功”,维护品牌形象,进而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升级之路。
近期,一些网民在购买李宁、安踏等国产品牌的商品时发现,部分“限量款”球鞋价格飙涨,其中某品牌一款球鞋的价格涨幅达31倍,令人咋舌。此外,实体商场内的部分国产品牌旗舰店也出现了抢购、断货的情况,以至于不少消费者感叹:“国货也买不着、买不起了。”
其实早在几年前,一些外国品牌的限量款球鞋就曾经引发过一波疯狂的“炒鞋潮”,而知名国产品牌的限量款球鞋在二手市场上存在一定溢价也并非新鲜事。如今,球鞋、玩具等都被一些年轻消费者当作“期货”来炒,“万物皆可炒”甚至成了“时尚”。
投机者的本性永远是逐利,“炒客”们又怎会放过一个新的“风口”。最近,广大消费者支持国货的行为让国产品牌“火起来”,但也给了部分“鞋贩子”以可乘之机。“爱国心”都能被明目张胆地拿来“利用”,可见投机者的疯狂。这些疯狂的“炒鞋客”们捕捉到了国货潮中的“商机”,突破底线炒作国货球鞋,殊不知这是在消费大众的“爱国热情”。
“国货”可以是潮流商品的新标签和新卖点,但不应成为“炒鞋客”们牟取暴利的新生意。要知道,无论普通经销商还是消费者,一旦陷入跟风炒作的“旋涡”,很难再“上岸”。当这一波热度消退之后,市场恢复理性,为此倾家荡产的往往是高价“跟进”的小商户;而消费者因一时“热血”支持国货,到最后却被“炒鞋客”们“割了韭菜”。与此同时,“炒客们”背负的风险其实也在增加。进一步而言,“炒鞋客”们通过非正常手段将国产品牌球鞋的价格炒至畸高,以至大大脱离了球鞋应有的真实价位,伤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4月6日,某潮流产品网购平台的官方微博发布关于近期个别鞋款价格波动的情况说明:针对某三个国产品牌的卖家所标价格波动过大的球鞋,已做下架处理。这也提醒监管部门,对于市场上存在的“炒鞋”行为,要尽快出台有效措施,遏制“炒作”之风,还普通消费者正常的消费环境,还企业和经销商户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当然,相关国产品牌方也要行动起来,积极为自己“正名”,防止继续被投机者大肆利用,否则,品牌形象受损,行业发展堪忧。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国产品牌迎来发展契机,不可否认,这与一些外国品牌因恶劣行为遭到中国市场冷落有关。但是,面对突然出现的发展机遇,如果国产品牌没有做好赢得消费者的准备,那就只能是被投机者“利用”一番而已。还是那句话,消费者是用脚投票的,任何品牌都离不开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国产品牌当然也不例外。“国货”发展不能光想着“火起来”,还要考虑如何“走下去”。为此,要更加注重练好“内功”,维护品牌形象,进而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升级之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
相关新闻
- 2021年03月25日中经评论:让“负债者联盟”尽快脱离“泥沼”
- 2021年03月10日中经评论:如何打造全球要素资源强大“引力场”?
- 2021年03月07日中经评论:保持中国经济潜力和韧性 新发展理念一以贯之
- 2021年03月06日中经评论:GDP增速目标"复出" 在高质量发展中探索前进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