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题:财政政策力度如何?减税降费如何完善?——财政部部长刘昆通道答疑2021年“国家账本”
新华社记者申铖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十四五”开局之年,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推动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尤为关键。5日举行的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面对记者关心的财政热点问题,财政部部长刘昆第一时间给予回应。
当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如何理解?如何落实?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是一个整体,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要求。”刘昆说。
在他看来,“提质增效”,是指财政支出要用得其所,回应人民的需求,让老百姓更多受益,发挥更好的效果。具体来看,今年将从四方面加强落实:依法依规征收,严禁征收“过头税费”、虚增财政收入;提高支出效率,优化结构、加强管理、快速直达;防止铺张浪费,节用为民;强化绩效管理,绩效管理要覆盖所有财政资金。
数据来源:财政部
根据当日提交审查的预算报告,今年我国适当降低了赤字率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这是否意味着财政政策力度减弱了?
对此,刘昆为大家算了两笔账——
第一笔账:今年的赤字率、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比去年有所降低。然而,和2019年相比,今年的赤字总额达3.57万亿元,增加了0.8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新增3.65万亿元,增加了1.5万亿元。
第二笔账:中央本级财政支出连续两年负增长,节省的资金用于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今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比去年略有增加,规模超过8.3万亿元。
“今年的财政政策保持基本稳定,不急转弯。”他说,这正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可持续”的一大体现。
刘昆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保持政府部门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既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出力度,又为今后应对风险挑战预留政策空间;坚决做实化解财政风险隐患,确保财政经济稳健运行、可持续。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减税降费是稳企业、保就业的重要举措。刘昆介绍,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在财政收支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我国持续公布实施了7批28项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降费规模超2.6万亿元。
继续实施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适时退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减免力度,坚决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刘昆表示,今年将着力完善减税降费有关政策,让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
“各级财政部门将算大账、算长远账,克服眼前收支压力,坚决把该减的税减到位,把该降的费降到位。”他说。
此外,刘昆表示,各级财政还将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2021年,中央财政专门设立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达到1561亿元,比去年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加了100亿元。”刘昆说,过渡期内,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将保持总体稳定;现有财政转移支付继续向脱贫地区倾斜,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使用涉农财政资金;落实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稳定脱贫人口就业,帮助持续增收。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